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019版)练习 第3章 摩擦力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019版)练习 第3章 摩擦力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30 10: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摩擦力概念]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答案 D
解析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A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故B错误。
2.[摩擦力理解]如图所示,攀岩运动员双手紧握竖直绳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下,F2向上,且F1D.F1向上,F2向上,且F1=F2
答案 D
解析 运动员无论是匀速上爬,还是匀速下滑,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摩擦力,且二力等大、反向。即两种情况下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均是竖直向上的,故D正确。
3.[摩擦力理解](多选)如图所示,人用手握住一个油瓶,并确保能使油瓶静止在竖直方向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握得越紧,油瓶受的摩擦力就会越大
B.手握得越紧,油瓶与手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越大
C.手握得越紧,油瓶与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会越大
D.往油瓶里添油,油瓶受的摩擦力会增大
答案 CD
解析 瓶子一直静止,因此无论手握多紧,静摩擦力都始终和重力相等,重力增加,摩擦力增加,A错误,D正确;动摩擦因数只与物体的材料以及粗糙程度有关,所以B错误;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C正确。
4.[摩擦力计算]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今用水平力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的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A.μ1mg B.μ1(m0+m)g
C.μ2mg D.μ2(m0+m)g
答案 B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m0+m)g,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0+m)g,故B正确。
5.[摩擦力计算]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 N 30 N 40 N B.15 N 30 N 80 N
C.0 0 40 N D.40 N 40 N 40 N
答案 A
解析 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mg=40 N,故F1=15 NFm,物体受滑动摩擦力Ff3=μmg=40 N,故A正确。
6.[摩擦力方向]如图所示,汽车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1B.若v1C.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 B
解析 若v1v2,货物A相对汽车B向左滑动,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C、D错误。
7.[摩擦力的计算](多选)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力F作用瞬间(  )
A.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B.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C.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D.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 N
答案 AD
解析 弹簧弹力大小F弹=kx=400×0.02 N=8 N,所以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fA=F弹=8 N,C错误,D正确;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fB=F弹+F=8 N+1 N=9 N,A正确,B错误。
8.[摩擦力的计算]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g=10 N/kg,求:
(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 (1)5 N (2)10 N
解析 在地面上,FN=mg,则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
Fmax=μFN=μmg=0.5×2×10 N=10 N。
(1)当推力F=5 N时,F(2)当推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F滑=μFN=μmg=10 N。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9.[综合](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答案 AD
解析 由于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为μ1mg,木板受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也为μ1mg。又由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的摩擦力μ1mg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A正确,B错误;若增大F的大小,只能使木块加速运动,但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木板运动起来,C错误,D正确。
10.[摩擦力特点](多选)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3
2
静止
0.5
3
直线加速
0.6
4
匀速直线
0.4
5
直线减速
0.2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6 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答案 BC
解析 由表中所给的运动状态可知,物块静止时,实验中的最大拉力为0.5 N,则最大的静摩擦力至少应大于或等于0.5 N,A错误,B正确;由表中所给的运动状态可知,在这五次实验中,第3、4、5次实验小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C正确,D错误。
11.[摩擦力的计算]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甲、乙所示。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在拉力FT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T?
(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拉力FT=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 (3)0.4
解析 (1)甲图中只要木块A相对B滑动即可,而乙图中的木块A只能做匀速运动,因为乙图中,只有当木块A匀速运动时,拉力FT才与A、B间摩擦力大小相等。
(2)甲图中,木块A受上、下两个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木块A、B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T。
(3)甲图中,对木块B研究,已知Ff=60 N,FN=150 N,根据Ff=μFN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12.[摩擦力的计算]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个质量为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 N,细绳水平,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
(3)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
(4)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
答案 (1)1 N (2)1 N (3)4.3 N (4)4 N
解析 (1)因为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 N。
(3)因为(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max,故物体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滑动摩擦力F4=μFN=μMg=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