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1 08: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null
观看《香港暴动》短视频,探讨:昔日繁荣的香港出现暴动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017版新课
标的要求:
第23课 祖国统一大业
------史料实证素养下看“一国两制”
授课者:新丰县第一中学 陈彩红



基础知识落实
运用史料实证方法深入探讨“一国两制”的由来和实践
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实践,运用史料实证对台湾问题的展望(中国梦,统一大业)。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三
发端
雏形
形成
保证
1981年,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
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通过自主学习,归纳书本知识

1979年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从武力转向和平统一
(时间),邓小平明确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实践
完善
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1995年,江泽民就台湾问题提出八项主张。强调“ ”
2015年 和 在新加坡会面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前提:
主体:
核心:
长期性: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不同制度较长期稳定
材料一: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到“一国两制”:“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自《邓小平文选》
“一国两制”的含义
材料二: 国家和香港、澳门之间,有三个“不能平起平坐”:“一国”与“两制”、“两制”之间、国家与港澳,都不能“平起平坐”。
——陈佐洱(原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


“一国两制”的含义
根据史料理解港澳台与中央的关系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1950年的光荣战斗任务就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歼灭蒋介石匪帮的最后残余,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1949年12月31日
二、“一国两制”之深入探究
1.“一国两制”的由来
材料四:“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的讲话
(1955年5月13日)


问题: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对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由武力解放变为和平统一。
材料五: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
二、“一国两制”之深入探究
1.“一国两制”的由来
问题:上述材料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一政策与以往对台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
从武力解决到和平意愿,再到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的政策,
新旧对台政策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材料六: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六与上面材料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共同点,又有何发展?
相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一国两制方针的长期保持不变
材料七:回归20年来,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7亿澳门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万澳门元跃升至2018年的67万澳门元,位列世界前茅;人类发展指数0.909,属于极高范畴;2018年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3.7岁,处于世界前列;至2018年底,累计财政盈余达5056亿澳门元,较1999年增长193倍;本地居民充分就业,失业率从回归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
——中国联合商报《让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行稳致远》(2019年)
根据材料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什么?
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一国两制”的实践
【材料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港澳为什么能够顺利回归?
史料八: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我们是讲信用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史料九: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因为我们是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史料十:比利时前总理说,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1)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群众基础:全国人民和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4)国际因素:有利的国际环境。
(5)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对国家:
2.对港澳:
3.对国际:
结束外国占领,一雪中国国耻;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实现共同发展,推动两岸交流;
证明理论可行,提供新的范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
材料11
三、对台湾问题的展望(中国梦,统一大业)。
两岸贸易统计表(部分)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大陆出口额 台湾出口额
1978年 0.5 0.5 0
1982年 2.8 0.9 1.9
1993年 144 14.6 129.4
1998年 205 38.7 166.3
2007年 1244.8 234.6 1010.2
2017年 1993.9 439.9 1554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材料12
材料13:2019年中国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二。
1990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大陆GDP为
3878亿美元,小小台湾的经济体量居然相当
于大陆的43.8%。2017年,台湾GDP相当于大陆
的4.5%,不足广东的四成。
材料14:
202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将至,蔡英文争取连任。民调显示蔡英文支持率为22%垫底。《环球时报》社论指出,坚持“九二共识”这是大的潮流。在岛内,谁与这一潮流相向而行,谁将在战略上赢得主动,赢得民众的支持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政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经济: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文化: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国际:国内外承认“一个中国” 原则等等
历史: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综合: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台湾还没有统一?
材料十五:
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材料十六:
几十年来,美对台军售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是当我军装备有所发展时,美国就会向台湾提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来“保持平衡”。 二是当在政治上需要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时,美国就总要卖些武器给台湾,好让台湾当局有些“以武拒统”的本钱。

为什么台湾还没有统一?
国际:国际反华势力干涉
政治: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阻碍
综合:国力不够强大;时机不够成熟
......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不管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总会发生一些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一国两制的提出顺应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的统一与发展更需要一国两制的保障。
当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问题并不是一国两制造成的。相反,一国两制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理解互信、民族大义的精神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法宝。
只要我们能秉持这些精神,相信祖国的统一不是梦!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梦!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A
知识点: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规定,香港地区行政长官必须是香港人并由港人选举产生,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中央政府还规定,香港行政政治架构中的主要官员、立法会80%以上成员均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这体现出中央政府
A.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完善
B.对港人治港精神的贯彻
C.对香港政府人事权的尊重
D.对公职人员选任的慎重
B
知识点: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重申“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香港自治的底线
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B
知识点: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
D.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C
知识点:国家统一与“一个中国”原则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019·北京高考·19)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