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三
学 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电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及符号,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辨认分析串、并联电路
3、掌握电流的相关知识,知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知道电阻的概念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5、掌握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原因及使用方法
6、理解并运用欧姆定律
7、掌握并熟悉电路动态分析
过程与方法:归纳对比、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或检查作业,讲解习题或抽查知识点或上节课的错题】老师需要再做修改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小球间的作用情况,试判断它们的带电情况有哪几种可能?有四种
可能:
(1)甲带正电,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2)甲带负电,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3)甲带正电,乙带正电,丙不带电;
(4)甲带负电,乙带负电,丙不带电。
2、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
机M。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三个灯泡都发光,则开关S闭合时( )
A、L1、L2亮,L3不亮 B、L1亮, L2 、L3不亮
C、L1、L2 、L3都不亮 D、L1、L2 、L3都亮
【学科问题】电荷和电路是电学基础知识,其中
①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a)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a)
③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号(a)
④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a)
⑤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a)
⑥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a)
⑦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路图(a)
【学生问题】
学习风格:
先行知识分析:
(电荷间的性质 (电路的主要元件及符号 (电路连接方式的判别
考点一:电荷和电路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等元件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
①电源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②用电器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的电路
3.串联、并联电路
电路名称
串 联 电 路
并 联 电 路
电
路
图
元件连接
首尾连接
用电器两端并列连接
电流路径
一条电流路径(无分支)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电流路径(无分支)
用电器工作情况
同时工作相互影响
可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控制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控制作用于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
4、电路图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
(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电路设计问题
1、两个轻小带电物体相互排斥,则( )
A、两个物体必定带同种电荷 B、两个物体必定带异种电荷
C、至少有一个物体带正电 D、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
2、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发光和熄灭,这两盏灯( )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
当于—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 )
如图所示,按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位置不动、连线不交叉,并画出电路图。
要求:
(1)三灯并联; (2)S1控制L1、L2;
(3)S控制三盏灯; (4)电流表测L1的电流。
1、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为0~9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确定小量程是多少,先将大量程接
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流
表的小量程是( )
A、0~0.6A B、0~2A C、0~3A D、0~6A
2、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导体两端都会有电压 B、只有电源两端才有电压
C、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 )
4、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使音量最小,滑片P应位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学科问题】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基础知识,其中
①描述电流的概念(a)? ?? ①描述电压的概念(a)
②知道电流的单位 (a)??? ②知道电压的单位(a)
③识别电流表(a) ③识别电压表(a)
④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b) ④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b)
⑤使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b)
??①描述电阻的概念(a) ???????
②知道电阻的单位(a)
③辨认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a)
④知道电阻大小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a)
⑤知道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原因(a)
⑥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b)??????????????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
2、先行知识分析:
(电流表的量程 (电压产生的原因 (电路图的识别及电压表的使用 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考点二:电流、电阻和电压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单位及换算:1μA=A, 1A=mA.
4.电流表
(1)认识:一般是双量程,分别是0~3A , 0~0.6A
(2)使用→遵循“两个必须”,“两个不能”,“三先三后”原则
两个必须 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
必须使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两个不能
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先调零后使用
三先三后 先画图后连接
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压
1.定义:电压就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通常用字母“U”表示。
2.单位: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常用的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1 KV=10V,1 mV=10V,1μV =10V。
3.电压表
(1)双量程:分别是0~3V , 0~15V (2)分度值分别是0.1V,0.5V
(3)使用规则
遵循“两个必须”,“一个不能”,“三先三后”原则
两个必须 必须将电压表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的两端
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先调零后使用。
三先三后 先画图后连接。
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比欧大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
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Ω=10KΩ=10 MΩ
3.决定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4.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接法:串联在要改变的电路中,两接线头要“一上一下”
(4)注意:使用前要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弄清它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闭合开
关前,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位置(远离下端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是啥意思你晓得不???
1、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导体两端都会有电压 B、只有电源两端才有电压
C、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不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为零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3、有一根铜导线, 电阻为4Ω,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它的电阻变为( )
A、2Ω B、4Ω C、8Ω D、16Ω
已知AB、BC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金属导线,接在电路中,如图,已知AB
导线的横截面半径是BC导线的横截面半径的2倍,测得BC段电阻为40欧,通过BC导线的电
流为0.4安,则AB段电阻和通过AB导线的电流分别为( )
A、80欧,0.2安 B、10欧,0.4安 C、40欧,0.8安 D、20欧,1.6安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如图,如果B和C连接,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移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如果当滑片P向
左移动电阻变大时,则应把 或 连入电路。
6、蓝兰在探究"串联电路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已选用的器材是:电源一个,
电压恒定为6V;开关一个;小灯泡L1、L2,分别标有"2.5V 0.5A"和"3.8V0.5A";电压表一个;导
线若干。
(1)蓝兰按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L1两端的电压是 V。
(2)蓝兰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只把电压表与A点连接的接线柱改接到C点。这样做 (选填"
能"或"不能")测量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3)测量AC间的电压UAC时,电压表量程应选用
(4)为了方便进行多次实验,还必须添加的一种器材是 ,其作用是:?
电阻分别为10欧和20欧的灯L1、L2串联,已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为5伏,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 ) A、5伏 B、10伏 C、20伏 D、30伏
2 2、下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开关S
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3V和4.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学科问题】串并联电路是电学必备知识,其中
①概述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b)
②概述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b)??????????????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
2、先行知识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路连接分析
考点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基础训练】
L1、L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1:5,测得通过灯L2的电流为5安,且通过灯
L1的电流为( )
A、1安 B、0.2安 C、2.5安 D、5安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L1的电流为3A,电流表A2、A3的示数之比为1﹕2,那么电流表A2
的示数为( )
A、1A B、0.75A C、3A D、1.5A
(第2题) (第3题)
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电压表测得电源两端的电压为U,灯L1两端的电压为U1,灯L2两端的电
压为U2,则U、U1、U2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
A、U=U1+U2 B、U=U1=U2 C、U>U1+U2 D、U【提升训练】
在左下图中,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4伏;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6
伏,则R1两端电压为________伏,R2两端电压为________伏。
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将导体连人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2、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电流的大小会影响电阻的温度,那么小灯泡的电阻大小与通过
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小亮选择一个规格为“3.8V”的小灯泡,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测量,测
量结果如下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
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2)分析下表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越大,其电阻就 ;
(3)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第 次实验小灯泡较亮;
(4)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甲(15Ω 1A)、乙(20Ω 1.5A)、丙(30Ω 1A)。分析小亮的实验,你认为小亮选择了 滑动变阻器
(5)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___ _ __端(填“左”或“右”)。
(6)进行实验时,小玲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4.5V,然后她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基本不变。由此可见,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____ ___或者是灯泡__ ______。
【学科问题】串并联电路是电学必备知识,其中
①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b)
②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c)
(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b)?? ??
④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b)
⑤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c)
⑥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b)??????????????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
2、先行知识分析:
(欧姆定律的理解 (伏安法测电阻 (电阻的影响因素
考点四:欧姆定律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表达式: 其中I与R、U属于同一段纯电阻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反应了某
时刻三个物理量在同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公式中I、R、U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为:安培、
欧姆、伏特。欧姆定律表达式变形:R=U/I;U=IR
三、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阻值之和,即R=R1+R2+……+Rn。n个相同的电阻R1串联时,
总电阻R=n R1
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阻值倒数之和,即。n个相同
的电阻R1串联时,总电阻R=。
题型一:关于欧姆定律的理解
1、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 ( )
A、当U一定时,R变小,I一定变小 B、当U一定时,R变小,I一定变大
C、当U变大时,R变大,I就变小 D、当U变大时,I变大,R也随着变大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5 V,通过的电流是0.5 A,若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
A、10Ω B、20Ω C、30Ω D、40Ω
题型二: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
小刚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
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数
(第1题) (第2题)
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1)小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3)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 (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实验过程中,冬冬把电阻JR由5Ω分别换成了10Ω、20Ω,每次闭合开关后,首先应调
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流表的示数。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题型三: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有一电阻线,若两端加6V电压时,电阻线中的电流为0.5A,则该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若它两端改加12V的电压时,则通过电阻线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若在电阻线两端不加电压时,则通过电阻线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阻线的电阻为_________Ω。
题型四:关于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利用R=U/I(即: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最
后算出电阻R)。
2.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1、2所示
3.实验器材:待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4.实验步骤:
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b.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然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片,记下对应的电压值
和电流值若干组;
c.根据伏安法的原理,算出这几组电阻的大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
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1、某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一个10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5Ω,20Ω的电阻各若干个,则应该( )
A、取两个5Ω电阻并联 B、取两个20Ω电阻并联
C、取20Ω和5Ω电阻各一个串联 D、取20Ω和5Ω电阻各一个并联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
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0V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C、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3、下图所示为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l)在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 ____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 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3)在某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下图所示,其电流表示数为___ 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4)如果测量阻值约10Ω的电阻,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所使用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请指出电路设计和连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 ;
② 。
题型五:利用欧姆定律的一般计算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
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
在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题型六:(利用开关)串并联转换电路的计算
如图,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1.5A,电压表的示数为9V.求
(1)求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
(2)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A,R2的阻值是多大?
如图所示的电路,R1=9Ω,R2=6Ω,R3=4Ω.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4V.
求:(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3)仅合上开关S2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当开关S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是0.4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
题型七:范围类(极值)的计算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 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如左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的量程是3A,电阻R2的阻值是12Ω。当S闭合时,将滑片P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5A;当滑片P滑到最右端b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V,允许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值是________Ω。
3、如右上图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Ω lA”,R2标有“3Ω 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 )
A、9V 1A B、3.6V 1.8A C、9.6V lA D、3.6V 0.6A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2、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让开关S1和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位于变阻器的最左端口处,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有示数。已知变阻器的总电阻大于灯泡L的电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保持S1和S2断开,让P缓慢向右滑动,灯泡L有可能被烧毁
B、若保持P在a处不动,S1仍断开,闭合S2后,A表和V表示数均不变
C、若保持P在a处不动,S1仍断开,闭合S2后,A表和V表示数将变大
D、若保持S2断开,将P移至变阻器最右端b,再闭合S1后,A表和V表均仍有示数
【学科问题】电路动态分析是电学提升训练,较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为大部分学生所头疼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
2、先行知识分析:
(电路连接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考点五:电路动态分析
一、分析方法
1、电路简化
(1)电流表→电阻极小→用导线代替;
(2)电压表→电阻极大→断路;
(3)短路、断路电路→实际没有电流通过→直接将该部分电路去掉;
(4)导线端点→任意移动;
(5)滑动变阻器→由两个定值电阻组成的电路
2、电表对应
3、电路判断
二、电路故障分析
1、故障类型
①短路:电路被短路部分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有示数)
被短路两点之间没有电压(电压表无示数)
②断路:被断路部分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
断路两点之间有电压,同侧导线两点无电压
2、判断方法
①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②利用导线判断电路故障(主要判断断路故障)
题型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D、电流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如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V表示数将 ,A1表示数将 ,A2表示数将
串联电路中,在其他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电阻的阻值变化,其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
该电阻值变大时,其两端电压变大;当该电阻值变小时,其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小
在并联电路中:
①当干路上没有任何电阻时,某一支路电阻发生变化,其他支路的各物理量不受其影响;
②当干路上有电阻且保持不变时,某一支路电阻发生变化,其他支路的各物理量会受其影响。
如果某一支路电阻变小时,所有支路的总电阻之和会随之变小,各支路总电压也会变小,干路上
电阻分得电压会变大(理解:干路上的电阻与支路总电阻串联),各支路总电压变小。
题型二: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则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图中,开关S闭合,灯泡L1和灯泡L2是 联连接的。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A的示数将 ;电流表A1的示数将 ;电流表A2的示数将 (选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先看好开关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最好画出等效电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 U/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通过导体的电流若为零,电阻也为零
D、即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也不为零
如图所示,电阻Rl标着“10Ω l A”,R2标着“5Ω 1.2 A”,电流表Al、A2量程均为0~3 A,电压表
量程0~l5 V,在a、b之间 接入电压可调的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
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
A、16 V、 1 A B、l0 V、 2.2 A C、6 V 、2.2 A D、6 V 1.8 A
3、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电表均有示数。若断开开关S2,则(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4、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R1+R2=600欧
求:(1)电路总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3)电阻R1和R2的阻值
5、小华和小海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小华同学连
接了如图乙所示实物电路(电源电压3V恒定),其中有一处连接错误或不妥
(1)请你在连接错误或不妥处打“×”,并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能交叉);
(2)小海纠正电路连接后,在闭合开关之前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这是为了 ;
导体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A
1
1.0
0.2
2
2.0
0.4
3
3.0
0.6
(3)小海用A导体进行实验,调节滑片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a.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电压大小成正比;
b. A导体的电阻为 Ω。
如果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A导体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
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能测出灯泡L2中电流的电路是( )
2、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3V
B、灯L1两端的电压为2V
C、电源电压与灯L1两端的电压之和为3V
D、灯L2两端的电压为2V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大,开关闭合后,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灯L1的电流大于通过灯L2的电流 B、电路是并联电路
C、两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D、L2灯丝烧断了,灯L1还亮着
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
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R甲: R乙=2:1 B、U甲: U乙=2:1 C、I甲: I乙=2:1 D、 I甲: I乙=2:1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
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未
连接)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 (选填“开路” 或
“短路”)现象,小灯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变阻器或 损坏.
(2)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可能是 (指出一种即可).
(3)接下来,他们按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了三个电压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的示数是 V.
他们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闭合开关
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 “左”或“右”)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