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30 15:1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会写“层”、“尽”、“穷”。“?
了解诗古的意思,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3.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想象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它在今天山西省的永济县,介绍鹳雀楼及其名字的由来。?
2.齐读课题,你能从题目中获取到什么信息。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
二、关注字音,初读指导?
1.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生字再送回古诗,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出示古诗,去拼音)指名读。?
3.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首诗的节奏来呢?通过评价指导读出节奏。?
4.一起来读吧,齐读古诗。?
三、巧借生字,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你从一二句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变化呢??
3.巧借生字,指导学生将画面想丰富,想生动。?
(1)依:(出示图片)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你看,他们挨得多紧啊!(依靠、依偎)太阳是怎么依着群山的?学生模仿表演。?
(2)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那“尽”就是消失、完的意思。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消失,用尽”(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抽生表演?
(3)师生共同描绘画面(简笔画)。?
黄河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河水流得很急,很快,不停地流着)简介黄河。?
黄河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地向前流着,要流到哪里去呢?(大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诗句中,哪里告诉我们的?(入海流)谁能有气势地读一读??
两行诗连起来读画面会更美!齐读古诗一二句。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理?
1.孩子们,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鹳雀楼,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
2.我们诗人也有想说的话,齐读三四句。?
3.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理解“欲”,给欲找朋友。?
4.诗人想要干什么?找找哪个字表示看?“目”(是呀,“目”原来是眼睛的意思,在这里是指用眼睛看。)??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的地方”,“千里”(练读)千里目,就是目千里。?
5.“欲穷千里目”穷就是怎样啊?看完、看尽。是呀,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哪个字表示再??“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6.是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呀!诗人通过古诗还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板书:登高才能望远)?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名句,它不光运用在登楼上,还可以用在学习上、工作上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语用实践读?让学生结合板书图画快乐地背诵。?
五、巩固生字,范写练写?
1.出示生字指导写“层?尽”字??简介“层”字字理:尸??人,“曾”表示重叠。人住的多层房屋,如云般层叠。?????
2.写之前先观察,一看结构、二想笔顺,第三写好关键笔画。?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上先描红,再照着写一两个。(放音乐)?
六、板书?
??登鹳雀楼????????
?看?????????景(太阳??山?黄河)??
想??????????登高才能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