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了解寓言,激发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情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情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寓言故事书带到学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引发阅读的兴趣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言: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2.引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故事?
3.教师小结:寓言就像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4.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寓言世界,探究寓言背后蕴藏的道理。
二、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感知阅读的乐趣
1.课件出示《曲突徙薪》,指名朗读,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进行交流:在这段文字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3.拓展交流:为什么主人只请救火者,而没有请开始提建议者?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并过渡:是的,如果主人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宴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
5.师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了解“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多来自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可笑又发人深省。它们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6.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选择最喜欢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7.小结: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8.自主阅读:如果自己带了《寓言故事》,就选择喜欢的故事自由阅读。如果没有这本书,就到老师这儿领取故事片段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也可以一边读一边和同伴交流读后的想法。
9.学生汇报:可以概述自己读的故事,说一说其中蕴藏的道理。
10.师生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寓言故事呢?
预设:(1)阅读时,读懂故事的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了解其他寓言,开阔视野
1.教师出示《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为学生读一读序言。
2.组织读过这些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内容和读后感受或是介绍印象深刻的故事。
《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这部书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的说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杰出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讲了很多动物和植物的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
法国的《拉·封丹寓言》里面的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却被作者赋予了新的意义。老故事,新道理,吸引着广大的读者。
3.请你在老师提供的阅读资料中选择喜欢的故事,自由阅读。
4.读后与同伴做交流。互相推荐。
四、推荐好书,延伸阅读的乐趣
1.读书推荐:寓言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你想为同学们推荐哪本寓言故事?为什么?
2.布置作业:回家后选择一则你喜欢的寓言故事书读给家人听,读后可以和家人交流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