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圈圈绕绕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圈圈绕绕》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学习使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还有一些控制钢笔的命令和如何画圆,并学会使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画个圆圈”这一模块中介绍了小海龟画圆时所使用的命令。“画多个圆圈”这个模块用一个示例运用画圆语句,并为while语句的学习做了铺垫。“while语句”这一模块通过解决上一模块遗留的问题,学习while语句的使用。“画一组同心圆”通过画同心圆的实践探索学习了t.down()和t.up()语句。“画螺旋线”这一模块学习使用各种画图命令来绘制螺旋线。“break语句”这是本节的最后一个知识模块,这个语句是介绍break来控制程序跳出循环,利用实际例子体现出它明显的作用。学习完本课后,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控制小海龟钢笔的一些语句,以及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特点,并与for语句加以对比区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外界事物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很乐意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案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hile语句,钢笔的控制语句和break语句都是学生比较陌生的,甚至是初次接触的知识点,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有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教法建议
程序设计语言,本质上说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抽象性较高、枯燥乏味的课程。但是本单元利用海龟绘图来将for和while两类循环语句教授给学生,实则打破了原本课程枯燥的特点。所以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本节课是一堂注重操作和实践的课程,教师通过利用有趣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学生通过分析、实践、实验进行整体把握知识点。由于是直观性的画图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我们应该多注意并给予帮助。教师可以在全班展示优秀的作品并进行评价,让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四、参考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圈圈绕绕——while语句及其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钢笔的控制语句t.circle和while语句的使用。
2.知道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不同情况使用对比,学生掌握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2.任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任务的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利用while语句和钢笔控制语句画出图形。
难点:
判断使用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不同情境。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圈圈绕绕
画圆圈
while语句
画同心圆
画螺旋线
break语句
教 学 准 备
知识准备:Python程序编辑基本语法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准备:Python3.7。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问题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小海龟的钢笔绘制正方形等图案了,通过Python中控制钢笔的语句实现钢笔在画布上“挥洒自如”地做画,并且学会只用for循环语句让重复代码变少变简洁。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控制画笔画圆的语句,并且还要学习for语句的“兄弟”——while语句。同样是循环,但“兄弟生来是两家”,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引入任务,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2’
二、画个圆圈
1.t.circle(x)
【操作演示】t.circle(x)是控制钢笔在画布中画一个半径为x的圆。
输入代码,将x替换为数字,即为所画圆的半径。
2.画多个圆圈
实践任务1:要学生利用画圆的语句编写代码,让小海龟画出以下图形。
看看哪位同学能够率先完成任务,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展示学生代码)
请一位学生说出这位学生的代码与教材中的代码有何异同。
实践任务2:将上述代码进行修改,用for语句实现。
认真听讲,并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方法。实践任务2需要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巡回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
while语句
问题:首先画一个半径为r的圆,然后画一个半径为r/2的圆,接着画半径为r/4的圆……半径依次减半,直至r小于5。
学生思考:这是一个循环问题,重复画圆,for语句可以实现吗?
回顾for语句的使用特点:已知循环次数。但是上述问题的循环次数并不确定,但是从题意中可知晓当r大于等于5时循环画圆,每次画完之后进行一轮新的条件判断,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今天要学的while语句进行解决。
while语句用于事先不确定何时停止循环的情况。它会先检查条件是否满足,在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内容,执行完循环内容后再次检查条件是否满足……直至条件不满足时跳出循环。while语句的语法规则如下:
教师用流程图进行分析while语句的条件判断流程,帮助学生理解。小组写作完成此问题,进行小组竞赛时比拼。
认真思考,仔细探究,小组写作,完成任务,并总结出for与while的区别。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while语句的判断流程。
12’
画一组同心圆
上个任务大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了这一组内接圆的代码。我们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知道,圆与圆有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同心圆,除了使用画圆的语句再加什么语句就可以画出同心圆呢?从上个任务中已经观摩了内接圆的画法流程,如果我们可以让钢笔抬起来走几步再画就好啦!
你还别说,Python中真有控制钢笔抬起、落下的语句:t.up()和t.down()。
学生跟着教材代码实践动手操作,看看能不能达到效果呢。
认真研读教材,用于动手实践,掌握钢笔抬起与落下的语句。
老师讲解控制钢笔抬起与落下的语句,并与学生同时输入代码,验证同心圆是否可以被画出。
8’
画螺旋线
线段也可以组合出很多有意思的图形,比如螺旋线。螺旋线的画法跟正方形有一点相似,小海龟的钢笔不断地向前,然后旋转,只是每次向前的长度都是等量增加的。
脚本如下:
import turtle
t=turtle.Pen()
k=5
while k<=200:
t.forward(k)
t.right(90)
k=k+5
想要让螺旋线变得更加漂亮美观,同学们可以试着将旋转角度和向前行走长度稍作修改,试一试吧!
大胆尝试,动手实践。
通过修改程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能力。
5’
六、break语句
【操作演示】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循环是死循环,即永远不会停止的循环。
短短两行代码,可以让计算机一直工作,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它停下来呢?break语句可以在任意时刻让循环程序停止。让学生试一试,在有限循环里,是否也可以跳出循环呢?
通过尝试并探索出break是否可跳出有限循环。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
5’
七、本课总结
本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自己静静回顾一分钟,思考自己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我们学到了控制钢笔画圆、抬起、落下的语句,掌握了while循环语句及跳出循环的break语句等,收获颇丰。学了这么多Python语句,同学们可以自己进行设计画出更加漂亮、更有创造性的图案。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3’
教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