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
不学《诗》,就无法与人交流。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从各方面表现了周代的社会生活。
分为“风”(即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是
民歌)、“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
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歌
形式上多以四言为主,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
用赋、比、兴三种。“赋”即直接表达自己的
感情;“比”即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
为诗歌的发端,以引出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六义”
风: 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 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关 雎
——《诗经》
知《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诵《关雎》
注意读准下面字音:
雎鸠 窈窕
淑 女 好逑
参差 荇 菜
寤寐 芼
(jū jiū)
(yǎo tiǎo)
(shū)
(hǎo qiú)
(cēn cī)
(xìng)
(wù mèi)
(mào)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鸟鸣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
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
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
析《关雎》
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
绘《关雎》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不停地鸣叫的雎鸠鸟,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恭敬相处相似。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对象)。
长短不一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文静美丽的女子,就应当醒着梦着都要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梦中,小伙子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小伙子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思《关雎》
1.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2.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内容小结
《关雎》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和求之不得的喜悦。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逑:配偶。
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比如此处,,写鸠鸟鸣叫,既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
关关雎鸠 所听
在河之洲 所见
窈窕淑女 所思
君子好逑 所愿
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
荇菜
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流:寻求,择取。
寤:睡醒。寐:入睡。
思服:思念。
第二章: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友:亲近。
乐:使快乐。
芼:择取。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各章的大意:
第一章: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
(起兴)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
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
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
的姑娘欢聚。
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
善良的姑娘成亲。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想像画面并品味《关雎》
温馨提示:
可从人物、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
以“我从‘ ’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我脑中浮现——画面,品出了《关雎》的
——美” 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品《关雎》
三、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二、重章叠句: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
音乐美。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熹的解释
现在的解释
第一节:关关雎鸠 (情意真挚,互相和唱)
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
联 想
兴
第二节:参差荇菜
难求
窈窕淑女
君子思服
兴
第三节:君子因思成梦
友、乐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关 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
四、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的情感表现较为突出,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
小伙子虽然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能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这正如孔子所说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根据同学们对于中国的古典诗歌了解,大家还能说出一些描写爱情的诗句吗?
说《关雎》
写爱情的诗句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拓展思维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