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33PPT+3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33PPT+3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1 09:56:32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新课引入
苏禄国东王墓,亦称苏禄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城北,是中菲友好历史的见证,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结反思
二、新课
一、海上史诗——唱友好
二、东海扬威——话冲突
三、沧海桑田——议感悟
1.海上史诗——唱友好
自主学习1,速读教材“郑和下西洋”,完成以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_______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先后到达_____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
时间/皇帝


远航路线
主要活动
满载________、瓷器、________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1405——1433
明成祖
亚洲和非洲
非洲东海岸
丝绸
茶叶
地位
朱棣
图片说史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材料二:如右图
材料三: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成为中国历史又一鼎盛皇朝
材料四:(郑和)身长七尺,腰大十围。公勤明敏,谦恭谨密。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
罗盘针
思考探究一:在当时,郑和下西洋具备哪些成熟的条件呢?
1、造船、航海技术、安全保障的进步
2、明朝初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根本原因)
3、郑和自身条件优越
郑和到了东南亚,他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
郑和到了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当地居民并把长颈鹿赠送给了郑和。
论从史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人物


哥伦布
比较结果
时间
1492-1504年
时间______
次数
4次
次数______
船数
200多艘
17艘
规模_______
人数
27000多人
1000多人
船只大小
长151.8米宽61.8米
长24.5米
宽6米
到达范围
到达美洲
范围_______


广

中外对比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材料:
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船队,带着大量的金、帛、货物驶向埋伏巨大风险的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解世界的征程,郑和每到一处就颁布明朝皇帝的诏书,服者赐予金帛,不服者则用武力征服。最终满载着各国进献的珍奇异宝返航。所到之处均被大明的强盛国力所震慑。然而在这令世界震惊辉煌之下,也掩藏着深深的遗憾!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没有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明王朝国库亏空,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史诗也就戛然而止。
西方自哥伦布后,继起无数之哥伦布。
中国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历史的悲歌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三宝着先鞭远超双轮航海史册著鸿篇
七次渡重洋威震五洲丝绸水路连非亚
郑和远航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2.东海扬威——话冲突
倭寇:日本的一些______和奸商组成武装集团;
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不断武装抢劫我国沿海地区。时称“_________”

名:__________
生活朝代: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
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
PK
戚继光
明朝
抗倭
民族英雄
自主学习2,速读教材“戚继光抗倭”,完成以下内容.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1.组建“_____________”;
2.
________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
3.剿灭福建、______的倭患;
4.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台州
福建
广东
戚家军
台州
广东


1、戚继光的军事韬略,指挥才能,高尚品德;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反侵略的正义之举,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个人
军队
人民
悟胜利之道
鸳鸯阵


品英雄精神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年华”
感动中国历史人物
感动中国历史人物
抗倭英雄
—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你毕生的真实写照,你的抗倭斗争保卫了祖国的海疆和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你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拨云手指丹心月
拔剑光寒倭寇胆
抗倭名将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对比戚继光和岳飞


戚继光
抗击对象


女真族统治者


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
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攫取居住权。
3.沧海桑田——议感悟
说一说汉朝、唐朝、宋元时期、明朝前期的对外交往有何表现?明朝中后期之后,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明朝前期
明中后期
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
目前,我国存在许多海洋权益的争夺。比如:黄岩岛争端、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从我们今天所学内容角度出发,你认为如何解决海洋争端,保卫海洋权益会比较好呢?
小结
明朝的对外关系
1
2
3
4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中国逐步落伍
练习
1.下面对郑和下西洋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辟到欧洲的新航线
B.到西洋去“取宝”,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C.宣扬国威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A
C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