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4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0 15:21:03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冰心的遗憾》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日本明治天皇
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了解: 甲午战争的起因、过程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3、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

【重点】《马关条约》
【难点】理解“《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明确目标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版块二:丧权辱国马关耻

版块三:列强瓜分无神州



日本明治维新前与后


近代日本和清朝一样,都曾经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都曾经被美国等列强侵略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朝鲜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原因
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确定大陆政策,很快走上了疯狂向外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大清国
日本国
朝 鲜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到了6月中旬,日本在朝军力已经是清军的2倍,中日战争迫在眉捷。

直接原因:
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清政府仍没有认真备战的打算,北洋大臣、驻朝中国军队的真正指挥官李鸿章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国驻华公使之间,将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诸列强的干涉,迟迟不派兵增援前线。但李鸿章的希望一个个破灭。在这期间,日本却在寻找战机。战争最终在?打响——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爆发
甲午年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战争爆发!
null
朝 鲜
辽东半岛
黄 海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战役
阅读课本24-26页按时间顺序找出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平壤陷落。
左宝贵
平壤战役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黄海大战

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提 督:丁汝昌
(定远舰)
总司令:伊东佑亨
(松岛舰)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邓世昌
致远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黄海大战
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舰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全舰官兵20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结果
黄海大战
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伤痕累累的镇远
清舰中弹 日舰中弹数
定远 159 松岛 13
镇远 220 严岛 8
来远 225 桥立 11
靖远 110 吉野 8
平远 24 浪速 9
济远 15 高千穗 5
广丙 1 秋津洲 4
致远 沉 千代田 3
扬威 沉 比睿 23
超勇 沉 扶桑 8
广甲 沉 赤城 30
经远 沉 西京丸 12
总计754 总计134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辽东战役

徐邦道
1、时间:1894年10月
2、经过:清军除徐邦道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据《旅大史话》记载:(两万具)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
据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日军在旅顺进行了的大屠杀。全城约有两万多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

旅顺大屠杀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世界舆论为之大哗,一本杂志写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
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
蛮的真面目。”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威海卫战役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初,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战 争 经 过
丰岛战役
标志着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回族)牺牲,平壤陷落
邓世昌牺牲,中方损失巨大但主力尚存。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徐邦道率军抵抗,旅顺大屠杀
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主要战役
结果与影响



VS
慈禧:
哪管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 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1.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本原因);
2.清避战求和(重要原因);
3.官兵临阵脱逃;
4.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
1.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2.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合作探究
中国是人口大国,4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版块一:蓄谋已久战争起
时间:

地点:

代表:
1895年春
马关
(日本)伊藤博文
版块二:丧权辱国马关耻
李鸿章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列强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特点)
版块二:丧权辱国马关耻

香港岛
辽澎台及附属岛屿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五口通商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3000万两
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它
协定关税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范围增加;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加深程度
版块二:丧权辱国马关耻
帝国主义发出:
“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
版块三:列强瓜分无神州
鹰代表美国

蛙代表法国

虎代表英国


熊代表沙俄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 …
《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zuǎn]泰先生创制的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版块三:列强瓜分无神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门户开放
时间
提出
内容
1899年
美国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评价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美国政府企图用 “机会均等”的手段,实行均等贸易机会,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版块三:列强瓜分无神州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请问,此时此刻,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
畅所欲言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时间:
经过:
主要战役



①丰岛战役——开始
③黄海大战——邓世昌
④辽东半岛战役——旅顺
⑤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北洋全军覆灭
结果:
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四口通商、建厂)——大大加深
1894--1895

后果
②平壤战役——左宝贵
大陆政策;东学党起义(导火索)
课堂小结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均等贸易机会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B
课堂训练
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开辟内河航线 D.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B
D
材料题: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让诸日本…… ——————引自《国民之薪胆》
1、“甲午之役”发生在哪一年?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中割地具体指的是什么?
3、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
4、战争中,牺牲的中方英雄人物有哪些?
1894年;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日本割走我国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方。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邓世昌等

《甲午风云》
甲午风云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大海与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
中华民族将记住1894 记住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