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天气
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多样的天气 天气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描写天气的词语
春暖花开、阳光明睸、阳光灿烂、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夕阳满天、电闪雷鸣、雪花飘飘、寒风刺骨……
预知天气的方法
通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查询,要比谚语准确、便利、科学。
天气预报中的内容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观测天气
制定观测计划
(1)观测时间
(2)观测地点
(3)观测内容
(4)观测工具
(5)小组分工
(6)观测步骤
制作简易观测仪
1.风向仪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观测天气
2.雨量器
观测天气时,常常需要测量雨量,将容器刻上标尺可以作为简易的雨量器。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观测天气
天气的形成
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气温测定的要求
一是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为1.5米;
二是温度计要放在阴凉的地方,防止日晒雨淋;
三是温度计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只有空气流通时,测定的气温才能代表当时室外的气温。
放置雨量器
放在宽阔的地方,避免测量结果受到影响。
放置风向仪
放置高度应该较高,避免受到房屋、树木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4.发布天气消息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一阶段:利用仪器观测天气,搜集天气的相关数据。
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
第三阶段: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天气消息。
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5.天气与生活
天气影响人们活动的影响
天气的冷热、干湿、阴晴、雨雪或大风等变化,给人们生活或生产带来一些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一、填空
2、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风向仪指向南方,此时刮的是________风。
课堂练习
风向
南
1、风向是指风 ________ 的方向,通常用 ________ 个方向来表示。
吹来
8
3、阴、晴、雨、雪、霜、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课堂练习
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
4、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的气温________。
课堂练习
高
5、我们气象小组任务主要是用观测仪器观测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
天气 风向 雨量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人们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没有科学依据,不可相信。…………………( )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6个方向来表示。……………………( )
课堂练习
×
×
3.天气变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影响不到天气的变化。( )
课堂练习
×
三、选择题
1.下列词汇或谚语跟天气没有关系的是……………………………………( )
A.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B.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C.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D.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课堂练习
C
2.雨量筒应当放置在( )
A、空旷处
B、墙角下
课堂练习
A
2.下列关于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
B.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也属于天气预报的内容。
C.天气预报又不能改变天气,所以没有多大的意义。
D.天气预报分为三个阶段:观测、收集天气信息;分析天气信息和发布天气信息。
课堂练习
C
3.刮西北风时风向仪指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课堂练习
D
4.测量降雨量多少用到的仪器是( )。
A.风向仪 B.百叶箱 C.雨量器 D.温度计
课堂练习
C
5.下列条件和雨的形成没有关系的是( )。
A.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
B.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形成云
C.风力足够大
D.云中的小水滴增大变成雨滴
课堂练习
C
四、看图做题
?下面各是什么仪器,有什么用途?
课堂练习
用来风向仪,用来测风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