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讲 气体压强与流速(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讲 气体压强与流速(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2 17:52: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 气体压强与流速
1.下列现象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①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②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③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要大致等高;
④医生推针管里的活塞,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⑤托里拆利实验中上方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⑥活塞式抽水机可以抽出地下水;
⑦用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⑦
C.①②⑤⑥⑦
D.全部
【答案】C
2.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答案】B
3.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液体压强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深,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
4.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和一个温度计(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拿着甲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上升
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答案】A
5.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如果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
m2,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g取10N/kg)(  )
A.5×1012
kg
B.5×1018
kg
C.1×1018kg
D.1×1012
kg
【答案】B
6.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答案】C
7.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8.某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②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③若把此装置从泰山山底带到山顶,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④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增大。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答案】D
9.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C
10.在高山上“煮米不成饭”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____于标准大气压,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___于100℃。
【答案】小;低
11.小梁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N/kg)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她测量的值。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______________(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答案】(1)9.52×104;(2)大于;(3)可以小于10m
12.送水管如图所示,每秒流经各部分管子的水体积相等,A、B两处上方各有两根粗细相同的细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分别支撑着一定高度的水柱。
(1)在图中画出B上方被支撑水柱的液面可能的位置;
(2)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1.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答案】C
2.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的做法是(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答案】D
3.英国《每日邮报》曾刊登了一组照片,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这只灰鹅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横向转体180°,但头部依然保持着正常飞行时的姿态。灰鹅转体的作用是迅速降低飞行高度,躲避危险,其原理是(  )
A.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B.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C.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D.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答案】A
4.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A.甲:吹气时水管水面上升
B.乙: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丙: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D.丁: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答案】B
5.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另一边盖的压力
【答案】C
6.如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P点),P点与瓶内水面Q高度差为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ρ水银gh1
B.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ρ水gh3
D.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h1会变小,h3会增大
【答案】C
7.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8.如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________液体,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作用。
甲乙
第8题图
第9题图
【答案】乙;大气压
9.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____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________事故。
【答案】压强;相撞
10.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乌鲁木齐将开通到北京的高速列车。高速运行的列车必须关紧门窗,此时车窗玻璃受到空气对它的压力差指向________(选填“车外”或“车内”)。
【答案】车外
11.(1)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次实验。其中(a)杯中装水,(b)、(c)装盐水。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中间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液体密度;深度;(2)纸向中间靠拢;液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 气体压强与流速
1654年5月8日,在德国马德堡广场上,马德堡市的市长进行一次轰动一时的“半球”实验。
他将两个半径约为20cm、中间是空的铜质半球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大的圆球,并抽去球中的空气。这时,市长将8匹马分成两队,每边4匹马拉铜球,发现铜球仍然原封不动,然后市长不断地在两边加马匹,当两边的马匹分别加到8匹时,马匹长啸,在一声巨响中,两个半球终于被拉开了。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两个半球紧紧地粘在一起呢?
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实验探究大气压是否存在
实验
瓶子吞鸡蛋实验
覆杯实验
图例
操作
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入瓶子中,再将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
杯内加满水(无气泡),将纸片覆在玻璃杯上,将玻璃杯倒置、翻转
现象
熟鸡蛋被吞入瓶中
纸片不会掉下来
分析
棉花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鸡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瓶中
杯内装满水,排出了杯内所有的空气,外界空气把纸片压在玻璃杯上
结论
空气中存在大气压强
气体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探究归纳
气体中存在大气压强,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存在的证明: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它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的值很大。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4.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具有流动性。与液体压强类似,在大气层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在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5.平常感觉不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
既然大气压的值很大,那我们平时怎么很轻松,丝毫没有任何感觉呢?原来,空气是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一件东西的,它的压力也是均匀地从四面八方压向同一物体,我们人的身体几乎是和外界相通的,就像一个开口的铁皮罐,身体内外空气相通,身体各部位内外所受的压力相同,互相抵消了,所以我们身体就感觉不到压力了。
6.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1)海拔: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所以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0m,大气压减小约1000Pa)
(2)温度:温度高时,气体热膨胀比较强,气体密度较小,所以在同等高度下,温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3)此外还有天气(晴天较高)、季节(冬季高于夏季)等影响因素。
7.大气压对人类的影响:沸点(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跟着降低。在我国青藏地区,水的沸点大部分在84℃~87℃之间。在海拔五千多米时,水的沸点不到70℃,这样的温度面条都煮不熟,生活在那里的人只能用高压锅才能煮熟饭。
高压锅煮饭是利用高压锅的气压高,水的沸点高,容易煮熟饭,并节省时间。
【例1】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吸盘”,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吸盘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吸盘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
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答案】B
【例2】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没有山下的开水烫手。关于其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山上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高山上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答案】D
知识点二、大气压强的测量与影响因素
1.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
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如图所示,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不再下降,水银处于静止。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管内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因此只要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可以求出大气压的数值。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0=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101.3kPa≈1000hPa(百帕)
注:(1)求出来的压强相当于约10m(约三层楼高)高水柱产生的压强,因此托里拆利实验不能将水银换成水在教室内完成。
(2)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0×105Pa。
2.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进一步理解
(1)历史上第一次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当时大气压恰好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1.013×105Pa。通常把这样大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所以物理学中标准大气压可以描述为760mm水银柱或p0=1.013×105pa。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为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将玻璃管稍微提起还是稍微下压等因素无关。
(3)误差:
①若将仪器拿到高海拔地方做实验,则水银柱小于760mm,此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②若做实验时,试管内进入空气,则水银柱小于760mm,测得的大气压比实际偏小。
【例1】上物理课时,张老师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发现水银槽里管内与管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为760mm。
(1)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___,高度将__________。
(2)如果换用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3)如果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4)如果做实验时不小心漏入了少量空气,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5)如果玻璃管不够长,那么水银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如果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银_____(选填“会”或“不会”)喷出来。
【答案】(1)变长;不变;(2)不变;(3)不变;(4)变低;(5)会;不会
【例2】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气压强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当活塞下压时,进水阀门B关闭,而上阀门A打开;当活塞上提时,上阀门A关闭,进水阀门B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B涌进圆筒,上阀门A上方的水从上方的出水口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返运动,大气压不断地把水压上来。具体操作如图:
2.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抽水机在启动前,先往泵壳内灌满水,排出泵壳内的空气,当启动后,叶轮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到出水管中,这时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推开底阀,沿进水管进入泵壳,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入到出水管,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就不断把水送到了高处。
3.除了两种抽水机外,吸盘挂物、吊瓶打针输液、自来水笔吸墨水、用吸管吸饮料、高压锅限压阀等,都是利用了大气压。因此自来水笔吸墨水、用吸管吸饮料,不是“吸”上来的,而是大气压强把液体“压”上来的。
【例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用饮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不掉
C.用滴管吸取液体
D.帕斯卡“裂桶实验”
【答案】D
【例2】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了使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探究
在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
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向前吹气
实验图示
现象
两个乒乓球向中间滚动
纸向中间靠拢
纸条就会向上飘起
分析
乒乓球向中间靠拢,外侧所受气体的压强大,内侧受到气体的压强小
纸向中间靠拢,说明纸外侧所受气体的压强大,内侧受到气体的压强小
纸条飘起来,说明上面气体压强小,下面气体压强大,于是就推动纸条向上运动
结论
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2.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有关现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流速大的地方在哪里(或分析物体形状,凸出部分的流体流速大);
(2)根据压强大小确定压力大小及压力差的方向;
(3)根据压力差作用分析产生的各种现象。
3.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及应用:
(1)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气流迎面流过机翼。如图所示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乒乓球运动中的旋球,球不是沿直线,而是沿弧线飞行,也是由于流体的压强差造成的。
(3)乘客在站台上等候列车时,必须站在站台安全线以外。原因是列车快速通过时气体流速很大,压强变小,人身后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进而形成强大的推力,可能将乘客推入铁轨,造成事故。
(4)喷壶器、吸尘器的的工作原理:小孔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液体就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4.常见的模型:机翼模型(流动路程大的流速大,压强小);管道模型(横截面积小的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上下气流通过的路程不同
横截面积不同,玻璃管中液体的流速不同
【例1】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A
【例2】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物理知识小拓展
气流为什么会形成漩涡?
一个大方盒式的“面包车”在空气中快速行驶,它的背后便会形成涡旋,弄得尘土飞扬。为什么会产生涡旋呢
当物体快速运动的时候,它前面的空气不能及时地绕到后面,使物体后边暂时出现了一个接近真空的区域,这个区域一出现,四周的空气便要争先恐后地跑来填补,这样便形成了涡旋。
有涡旋的地方空气压强小,因此,对于运动着的物体来说,前面受到的压强远远大于后边涡旋处的压强,这正像车子前边有个大力士向后推,后边却是个小孩子向前推一样,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向后的力,这个力和涡旋有关,我们称为涡旋阻力。
总之,在气体和液体中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涡旋阻力。
找一根筷子和一个火柴盒,把筷子插到火柴盒里,再点上一支香。请你用一只手把火柴盒举起来,另一只手拿起那支点燃着的香(如图),香要放在火柴盒的前边。如果屋子里没有风,香冒出的烟柱是竖直向上的,这时候,你用嘴向着火柴盒吹出一股气流,奇怪!香放出来的烟柱居然迎着气流的方向,向着火柴盒的背后飘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烟柱向火柴盒的背后飘,说明火柴盒背后的气体压强比较小,因而,周围的气体就向那里涌过去,烟柱也跟着飘过去了。用物理学来解释,就是火柴盒背后形成了一个涡旋。
如果你用比较小的力气吹,吹出的气流速度很小,烟柱就不向火柴盒后边飘。只有用力吹气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又说明一定速度的气流才能形成涡旋,运动是相对的。气流吹到火柴盒上和火柴盒在空气里运动性质上是一样的。
限压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7张PPT)
第九讲
八年级人教版课件
气体压强与流速
大气压强的存在
引入视频
知识讲解
我们已经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压强,气体是不是也有压强呢?
知识讲解
覆杯实验
杯子装满水
盖上硬纸板
倒置过来
知识讲解
大气有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知识讲解
历史故事
1654年的一天,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约37厘米,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
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十六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拴四匹。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16匹大马,使劲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
实验场上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
“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有的,大气压强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知识讲解
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讲解
比较一下气体和液体的特点
都具有流动性
都受到重力
大气压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知识讲解
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吸饮料
吸墨水
输液
压水机
挂钩吸盘
知识讲解
活塞式抽水机原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吸盘”,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吸盘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吸盘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
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答案】B
例题精讲
【例2】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没有山下的开水烫手。关于其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山上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高山上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答案】D
大气压强的测量与影响因素
大气压VS油罐
知识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大气压威力巨大,但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
知识讲解
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知识讲解
托里拆利实验
知识讲解
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
在做实验时要将玻璃管竖直放置
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压下无关
测量高度时要测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距离
H
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h=76cm
h=76cm
h=76cm
h=76cm
知识讲解
标准大气压:p0=kg/m39.8N/kg0.76m=1.013
105Pa
(粗略计算可取1Pa)
知识讲解
可不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
知识讲解
因为
所以
拓展
知识讲解
水代替水银测量大气压实验
知识讲解
如果在高山上做实验玻璃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还是760mm吗?
知识讲解
1.海拔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知识讲解
2.天气、季节
晴天比阴天气压高
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知识讲解
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气压低,沸点低;气压高,沸点高。
高原气压低,很难煮熟食物
知识讲解
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①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③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求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
④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知识讲解
我叫___________,我看不见摸不着,起初人类不知道我的存在!直到1643年6月20日,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_______证明,我可以支撑___________水银柱,并计算出标准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了我的存在,还测量出了我的数值。
但还是有许多人仍不相信大气压强,于是马德堡市长在1654年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我也是多变的哦,高度增加,大气压_______,沸点______。
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
760mm
马德堡半球实验
1.013×105
Pa


大气压强的自述
例题精讲
【例1】上物理课时,张老师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发现水银槽里管内与管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为760mm。
(1)如果将
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___,高度将__________。
(2)如果换用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3)如果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4)如果做实验时不小心漏入了少量空气,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
(5)如果玻璃管不够长,那么水银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如果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银_____(选填“会”或“不会”)喷出来。
【答案】(1)变长;不变;(2)不变;(3)不变;(4)变低;(5)会;不会
例题精讲
【例2】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答案】D
大气压强的应用


飞行表演
知识讲解
飞机升天的奥秘在于什么呢?
知识讲解
试一试
硬币跳高
不会掉的乒乓球
升起的纸片
例题精讲
【例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用饮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不掉
C.用滴管吸取液体
D.帕斯卡“裂桶实验”
【答案】D
例题精讲
【例2】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了使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知识讲解
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速度较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的速度较小,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
飞机的升力
知识讲解
动手制作一个机翼模型
知识讲解
同向的船不能近距离并排行驶
实例
两艘高速行驶的轮船如果靠得太近,船间的海水流速大于船两边的海水的流速,两船之间的海水对船产生的压强小于船两边的海水对船的压强,会导致两船发生碰撞。
知识讲解
压强小
压强小
压强大
压强小
压强大
压强大
知识讲解
黄色安全线
知识讲解
非洲土拨鼠洞穴
知识讲解
过道
通道
通道
过道
通道
通道
过道通风
知识讲解
气流偏导器
汽车气流偏导器
知识讲解
 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风尚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A
例题精讲
A
B
C
D
【例2】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