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11-29 18: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基因的自由定律2004年2月组合单击画面继续制作者 严大忠复习: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单击画面继续(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单击画面继续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接近于9:3:3:1。
单击画面继续单击画面继续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F1F2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__种
表现型4种9黄圆:1YYRR
2YyRR
2YYRr
4 YyRr3黄皱: 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单击画面继续9三、测交1、推测:
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
配子表现型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 : 1 : 1 : 1单击画面继续2、种植实验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
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
接近1:1:1: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
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单击画面继续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击画面继续1、理论上: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产生新性状而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比如说,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五、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单击画面继续2、实践上:
(1)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aa),但不抗病(rr);另一个品种有芒(AA),但抗病(RR)。让这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无芒又抗病(aaR_)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水稻新品种aaRR。单击画面继续 (2)在医学实践中,根据两种遗传病发病
情况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与出现的概率例如:
父亲是多指患者P(显性基因控制),母亲
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
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b控制,
基因型为bb)ppbb,据自由组合定律推知:父
亲的基因型应该是PpDd,母亲的基因型应该
是ppDd。他们的后代可能有4种表现型:只患
多指;只患先天聋哑;多指又聋哑;表现型完
全正常。小结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
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发生过程: 在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 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实践意义: 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

单击画面继续练习: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5、关于“自由组合定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组
BDBCAC单击画面继续再见单击画面继续
DD D DDDdddddd121::pF1F2配子的染色体类型共4种两种组合类型YY Y Y Y Y Y Y yyyyyyyyRRRRRRRrrrrrrrrR减数分裂P aarr x AARR
无芒不抗 有芒抗病F1 AaRr有芒抗病产生 aaR_
无芒抗病aaRR ? X ? =1/16
aaRr ? X 1/2 =2/16
经自交和选肓得到
优良的aaRR品种{ 已知两纯合体(DDRR X ddrr)杂交
求能稳定遗传的比率? 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DDRR
DD r r
dd RR
Dd r r=1/4 x 1/4=1/16=1/4X1/4=1/16=1/4X1/4=1/16=1/4X1/4=1/16合计=1/16 X 4=1/4两亲本性状是AABB(显显);
aabb(隐隐)
求新性状?新性状是
显 隐
隐 显A_bb=aaB_=3/4X1/4=3/161/4X3/4=3/16合计 3/16X2=6/16F1(AaBb)已知亲代(AaBb)自交
求子代中与亲本基因相同个体的比率
及纯隐性个体的比率?与亲本基因相同个体(AaBb)=2/4X2/4=4/16纯隐性个体(aabb)=1/4X1/4=1/16已知多指是显性基因P控制;
先天聋哑由隐性基因b控制父亲 多指不聋哑
P_B_母亲 正常指不聋哑
x ppB_孩子 正常指聋哑
ppbb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