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8章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学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8章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学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09:13:56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2课时 方向角和坡角问题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仰角和俯角,那么你们知道方位角的概念吗?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提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与方位角有关.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方向角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解直
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方位问题.
2.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含义,能利用解直角三
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方向角、坡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
例1 一艘海轮位于灯塔 P 的北偏东 65°方向,距离灯塔 80 n mile 的 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 P 的南偏东 34°方向上的 B 处,这时, B 处距距离灯塔 P 有多远(结果取整数)?
方向角类型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知识点1
推进新课
思考:根据题意,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提问

结合题目的条件,你能确定图中哪些线段和角?
PA= 80,∠A= 65° ,∠B= 34° .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写出解答过程吗?
PB之间的距离.
解:如图在 Rt△APC 中,
  PC=PA·cos(90°- 65°)
    =80×cos 25°
    ≈72.505.
  在 Rt△BPC 中,∠B=34°,
  ∵ sin B=  ,
  ∴ PB =   =
      ≈130(n mile).
  a.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b.根据问题中的条件,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解直角三角形;c.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d.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你能小结出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吗?



练习
1.海中有一个小岛A,它周围8n mile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
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n mile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西







B

60°

30°
D
A
E
解:过A点作AE⊥BD于E点.
易证∠A=∠ABD=30°,∴AD=BD=12 n mile.
∴AE=AD·sin60°
=12×
没有触礁危险.
坡度类型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知识点2
L





h
α


问题:我们经常说某某山的坡度很陡,那么坡度究竟是指什么呢?
提问

你能根据图示给出坡度的定义吗?
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度(或叫坡比)用字母表示为 .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坡角)则
tanα= .
1
2

练习
2.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 ABCD,斜面坡度 i =1:1.5 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 AF 与水平宽度 BF 的比,斜面坡度 i =1:3 是指DE 与CE 的比,根据图中数据,求:
(1)坡角α 和 β 的度数;
(2)斜坡 AB 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 :(1)∵tanα=1:1.5,tanβ=1:3,
利用计算器可求得α≈33.7°,β≈18.4°;
(2)∵tanα=1:1.5,又AF=6m,
∴BF=9m,由勾股定理得 AB≈10.8m.
1. 已知外婆家在小明家的正东方,学校在外婆家的北偏西40°,外婆家到学校与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则学校在小明家的( )
A.南偏东50° B.南偏东40°
C.北偏东50° D.北偏东40°
D
随堂演练
基础巩固
2.如图,某村准备在坡度为i=1:1.5的斜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 m,则这两棵树在坡面
上的距离AB为 m.(结果保留根号)
3.为方便行人横过马路,打算修建一座高5 m的过街天桥.已知天桥的斜面坡度为1:1.5,计算斜坡AB的长度(结果取整数).
解: ,AC=5,
∴BC=1.5×5=7.5.
综合应用
4.某型号飞机的机翼形状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AC,BD和AB的长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如图所示,在Rt△BDE中,BE=5.00,∠DBE=30°,
∴DE=BE·tan30°= ,
在Rt△ACF中,CF=BE=5.00,∠FCA=45°,
∴AF=CF=5.00,
∴AC= CF=5 ≈7.07(m).
∴AB=BF-AF=DE+CD-AF
= +3.40-5.00≈1.29(m).
课堂小结
方向角
坡度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
度(或叫坡比)用字母表示为 .

拓展延伸

海中有一小岛P,在以P为圆心、半径为16 n mile的圆形海域内有暗礁,一艘船自西向东航行,它在A处时测得小岛P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且A,P之间的距离为32 n mile.若轮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轮船有无触礁危险?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若有危险,轮船自A处开始至少沿东偏南多少度的方向航行,才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
解:如图,∠PAB=30°,AP=32.
∴PB= AP=16(n mile).
∴PB<16 n mile,
轮船有触礁危险.
又∵AP=32,PC=16 ,
∴∠PAC=45°,∴α =15°.
假设轮船沿东偏南α恰好能安全通过,此时航线AC与⊙P相切,即PC⊥AC.
∴轮船自A处开始至少沿东偏南15度方向航行,才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时应先认知“方向角”“坡度”及其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添作适当的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然后结合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答,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习题28.2
复习巩固
1. 在Rt△ABC中,∠C=90°,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c=8, ;
(2)b=7, ;
(3)a=5,b=12.
2. 如图,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m,∠B=36°,求中柱AD(D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AB=AC,D为BC的中点,
∴AD⊥BC,
∴AD=5×tan36°≈ 3.6 (m).
3. 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m,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指挥台B的俯角=16°31′。求飞机A到指挥台B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解: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
因此飞机A到指挥台B的距离约为4221m.
4. 从高出海平面55m的灯塔处收到一艘帆船的求助信号,从灯塔看帆船的俯角为21°,帆船距灯塔有多远?(结果保留整数)
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
∠B=21°,AC=55m.
因此帆船距灯塔约153m.
5.如图,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m,测得斜坡的倾斜角为24度,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
解:由题意可得:
答: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距离约为6.0m.
综合运用
6.在Rt△ABC中,∠C=90°.
(1)已知∠A,c,写出解Rt△ABC的过程;
(2)已知∠A,a,写出解Rt△ABC的过程;
(3)已知a,c,写出解Rt△ABC的过程;
(1)∠B=180°-90°-∠A=90°-∠A,
a=c·sinA,b=c·cosA;
由sinA = ,求出∠A,∠B=90°-∠A
7.如图,已知金字塔的下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30m的正方形,且每一个侧面与底面成65°角,这座金字塔原来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解:设这座金字塔原来高x m,
由题意得
∴x=65×tan65°≈139.
答:这座金字塔原来高约139m.
8.如图,一枚运载火箭从底面L处发射.当火箭到达A点时,从位于底面R处的雷达站测得AR的距离是6Km,仰角为43°;1 s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测得仰角为45.54°,这枚火箭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
解:在Rt△ALR中,AL=AR·?sin∠ARL=6×sin43°≈ 4.092 (km),
LR=AR·cos∠ARL=6×cos43°≈ 4.388 (km).
在Rt△BRL中,BL=RL·tan∠BRL≈4.388×
tan45.54°≈4.472 (km)?,
9.为方便行人横过马路,打算修建一座高5 m的过街天桥.已知天桥的斜面坡度为1:1.5,计算斜坡AB的长度(结果取整数).
解: ,AC=5,
∴BC=1.5×5=7.5.
10. 海中有一小岛P,在以P为圆心、半径为16 n mile的圆形海域内有暗礁,一艘船自西向东航行,它在A处时测得小岛P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且A,P之间的距离为32 n mile.若轮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轮船有无触礁危险?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若有危险,轮船自A处开始至少沿东偏南多少度的方向航行,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
综合运用
解:如图,∠PAB=30°,AP=32.
∴PB= AP=16(n mile).
∴PB<16 n mile,
轮船有触礁危险.
又∵AP=32,PC=16 ,
∴∠PAC=45°,∴α =15°.
假设轮船沿东偏南α恰好能安全通过,此时航线AC与⊙P相切,即PC⊥AC.
∴轮船自A处开始至少沿东偏南15度方向航行,才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
11.根据图中标出的百慕大三角的位置,计算百慕大三角的面积(结果取整数).
解:如图,过B作直线分别垂直AD于D,CE于E,在Rt△ABD中,∠BAD=62°,AB=1700km.
∴BD=AB·sin∠BAD=1700×sin62°,
AD=AB·cos∠BAD=1700×cos62°.
在Rt△BCE中,∠BCE=54°,BC=2720km,
∴BE=BC·sin∠BCE=2720×sin54°.
CE=BC·cos∠BCE=2720×cos54°.
S△ABC=S梯形ADEC-S△ABD-S△BCE?
(共25张PPT)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如图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设塔顶中心点为B,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的交点为A ,过B点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C=90°,BC=5.2米,AB=54.5米.
新课导入
知道以上条件,你能求出∠A的度数吗?
学习目标:
1.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2.能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合理选用三角函数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推进新课
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知识点1
已知:
求问:
∠A的度数.

A
C
B

Rt△ABC中,∠C=90°,
BC=5.2 m,AB=54.5 m.
利用计算器可得∠A ≈ 5°28′.


  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1)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有哪些关系?
探究

  sin A= ,cos A= ,tan A= .
知道五个元素中的几个,就可以求其余元素?
探究

必须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
已知两边:a.两直角边;b.一直角边和斜边.

已知一边和一锐角:a.一直角边和一锐角;b.斜边和一锐角.


练习
1.如图,河宽AB(假设河的两岸平行),在C点测的∠ACB=30°,D点测得∠ADB=60°,又CD=60m,则河宽AB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30°

60°

60m

解:∵∠ACB=30°,∠ADB=60°,
∴∠CAD=30°,AD=CD=60m.
∴AB=AD·sin∠ADB=60×
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2
例1 如图,在 Rt△ABC 中,∠C=90°,AC=
,BC=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提问

需求的未知元素:
斜边AB、锐角A、锐角B.
方法一:
方法二:
由勾股定理可得AB=
例2 如图,在 Rt△ABC中,∠C=90°,∠B=
35°,b=2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提问

需求的未知元素:
直角边a、斜边c、锐角A.


还有别的
解法吗?

练习
2.在Rt△ABC中,∠C=90°,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c=30,b=20;
(2)∠B=72°,c=14;
(3)∠B=30°,a=
1.已知在Rt△ABC中,∠C=90°.
(1)若a= ,b= ,则c= ;
(2)若a=10,c= ,则∠B= ;
(3)若b=35,∠A=45°,则a= ;
(4)若c=20,∠A=60°,则a= .
45°
随堂演练
基础巩固
35
2.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
解:∵△ABD是等边三角形,∴∠B=60°.
在Rt△ABC中,AB=2,∠B=60°,
△ABC的周长为2+ +4=6+
综合应用
3.在Rt△ABC中,∠C=90°,tanA= ,△ABC
的周长为45cm,CD是斜边AB上的高,求CD的长.(精确到0.1 cm)
5x
12x
13x
解:
5x
12x
13x
课堂小结
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两边:两直角边或斜边、一直角边
一边一角:直角边、一锐角或斜边、一锐角

拓展延伸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AC=6,D是AC上一点,若tan∠DBC= ,求AD的长.

AC=BC=6

tan∠DBC=
解: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本课时以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为主,以教师归纳讲解为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共27张PPT)
28.2.2 应用举例
第1课时 与视角有关的解直角三角形
应用问题
新课导入
  我们平时观察物体时,视线相对于水平线来说有哪几种情况?
  三种:重叠、向上和向下.
提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圆和俯角、仰角有关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学习目标:
1.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和圆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2.知道仰角和俯角的含义,会用三角函数解
决观测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1 2012 年 6 月 18 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离地球表面343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
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知识点1
推进新课
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 P 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 P 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400km,π取3.142,结果取整数)?
提问

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

P
  从组合体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


思考:在平面图形中,用什么图形可表示地球,用什么图形表示观测点,请根据题中的相关条件画出示意图.
如图,用⊙O 表示 ,点 F 是 的位置,FQ是⊙O 的 , Q 为切点,则所求问题为 .
的长
地球
组合体
切线
  解:在图中,FQ 是⊙O 的切线,△FOQ 是直角三角形.
  ∵ cosα =  =     
       ≈ 0.9491,
  ∴ α≈18.36°.    
  ∴   的长为
PQ

   ×6400 ≈       ×6400≈2051(km).    

练习
1.如图是一个匀速旋转的摩天轮示意图,O为圆心,AB为水平地面,假设摩天轮的直径为80m,最低点C离地面6m,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6min,小明从点C乘坐摩天轮
(身高忽略不计),请问:经过
2min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多
少米?
解:过E作EG垂直于CO的延长线于点G,∠COE= ×360°=120°,∴∠GOE=60°.
∴OG=OE·cos∠GOE=20(m)
∴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OG+OC+CD=20+40+6=66(m).
俯角、仰角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知识点2
水平线
铅垂线

视点
视线

仰角
俯角

思考 你能概括出仰角、俯角的概念吗?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叫俯角.

练习
2.如图,?BCA=?DEB=90?,
FB//AC // DE,
从A看B的仰角是 ;
从B看A的俯角是 ;
从B看D的俯角是 ;
从D看B的仰角是 ;
∠FBD
∠BDE
∠FBA
∠BAC

D
A
C
E

B
F



水平线

例2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 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 60°,热气球与楼的水平距离为 120 m,这栋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1)从热气球看一栋楼顶部的仰角为 30°→
α=30°.
(2)从热气球看一栋楼底部的俯角为 60°→
β=60°.
(3)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
AD=120 m,AD⊥BC.
A
B
C
D
α
β
  解:如图,α=30°,β=60°,AD=120.
  ∵ tanα=  ,tanβ=  .
  ∴ BD=AD·tanα=120×tan 30°
      =120×  =   ,
    CD=AD·tanβ=120×tan 60°
      =120×  =   .
  ∴ BC=BD+CD=   +
      =   ≈277(m).

练习
3.如图,求旗杆AB的长度.
解:∵AC⊥DC,∴∠C=90°
∴∠BDC=45°,BC=DC=40m.

1. 如图,有一圆弧形桥拱,拱的跨度AB=
30 m,拱形的半径R=30m,则拱形的弧
长等于 m.
20π
随堂演练
基础巩固
2.如图,身高1.6 m的小丽用一个两锐角分别为30°和60°的三角尺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距离为6 m,那么这棵树高大约为
m(结果精确到0.1 m,其
中小丽眼睛距离地面高度近
似为身高).
5.1
综合应用
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在距离湖面7 m高的观测台A处,看湖面上空一热气球P的仰角为37°,看P在湖中的倒影P′的俯角为53°(P′为P关于湖面的对称点).请你算出这个热气球P距湖面的高度PC约为多少米?
解:设过点A的水平线交PP′于点D,则DC=AB=7,设AD=x.
则PD=AD·tan37°≈34x.
P′D=AD·tan53°≈43x.
∵P′、P关于直线BC对称,
∴PC=P′C.即PD+DC=P′D-DC.
课堂小结
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水平线
铅垂线

视点
视线

仰角
俯角

已知铁环的半径为5个单位(每个单位为5 cm),设铁环中心为O,铁环钩与铁环相切点为M,铁环与地面接触点为A,∠MOA=α,且sinα= .
(1)求点M离地面AC的高度BM;
(2)设人站立点C与点A的水平距离AC等于11个单位,求铁环钩MF的长度.

拓展延伸

解:(1)过点M作MD⊥OA于D.
则四边形ABMD是矩形.
∴BM=AD,AB=DM.
又MD=OM·sinα=5×5× =15.

∴AD=OA-OD=5,∴BM=5 cm.
延长DM交FC于点E.
ME=BC=AC-AB=11×5-15=40.
又∵∠FME=∠MOD=α,cosα= ,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中的特殊角是指30°,45°,60°的角,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给学生自主动手的时间并提供创新的空间与可能,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且能够熟记其函数值,然后利用它们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