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培优测试卷(试题+答题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培优测试卷(试题+答题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10: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难点突破】 八(上)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A.维生素 B.DNA C.酶 D.生长素
2.正常人体刚进食后,血液内( )
A.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 B.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3.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反射弧完整但不一定会发生反射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针刺手指,人先缩手后感觉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D.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4.[2019·衢州·1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6.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则当④处受损时会导致( )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7.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4种器官的速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8.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d不可能存在于同一条脊神经中
B.从细胞结构分析,b一定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C.e是感受器,它能接受d传来的兴奋并产生反应
D.若c位于脊髓中,则只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一定是非条件反射
9.下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10.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11.在世界杯足球赛中,运动员每踢进一个球,都会引起全场狂热的欢呼。很多球迷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 )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12.人们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汗,面部通红。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皮肤具有( )
A.排泄和分泌功能 B.保护和调节体温功能
C.排泄和调节体温功能 D.感受外界刺激和排泄功能
13.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14.★★★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有关。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春期”男女同学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其他性别差异,主要是受生长激素的调节
B.某同学因“低血糖”常出现头晕、四肢无力,这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C.同学们食用加碘食盐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D.“青春期”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
15.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16.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 次/分 )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A、B两种神经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B.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C.A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
D.A神经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17.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含量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人的血糖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C.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
18.实验表明:大多数鲤科鱼(如鲫鱼)的肚皮中都含告警外激素,鱼类对外激素很敏感,0.01mm2鱼皮中所含的告警外激素就可以引起整个鱼群的逃离。现选一长方形鱼缸,鱼缸两端用细铁丝网隔出A、B两小室,使水流可以自由通过(如图)。将数条小鲫鱼放入鱼缸中央大室,然后将一尾小鲫鱼去掉几片鳞片,轻轻放入A端小室,在B端则放入一尾正常的小鲫鱼,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大室鲫鱼逃向A端 B.大室鲫鱼逃向B端
C.大室鲫鱼无异常反应 D.无法确定
19.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摸含羞草叶片下垂 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 C.小狗表演节目 D.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2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为反射弧结构图,①是效应器,能接受③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B.脑是神经调节的中枢,分为大脑、中脑、小脑三部分
C.信息在神经元中传输方向是:轴突→细胞体→树突
D.当人体持续发烧39℃,则此时人体产热和散热基本保持平衡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2019·绍兴·21]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
22.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是 。
(2)饭后 1小时(BC 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 。
(3)CD 段出现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23.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组成反射弧的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叫 ;?
(2)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要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这是因为反射弧中的[ ] 位于该部位(方括号内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
(4)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24.根据下列四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表示皮肤内血管的舒缩与散热关系的图是 ,表示汗液的蒸发与散热关系的图是 。[来源:学&科&网]
(2)上面四幅图可以说明,在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主要是 和 。
(3)冬天,下列哪种情况的组合可以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
A.A和D B.A和C C.D和C D.B和D
(4)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血流量 ,皮肤的温度会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
(5)B图是在 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从而使人体散热量 ,这样,可使人保持 的正常。
25.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表内数值单位为厘米)。
    测定次数 饮酒量 A组 不饮酒 B组 饮一杯啤酒 C组 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8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请分析回答:
(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参与这个过程的感觉器官是 ;
(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 ;
(3)A、B、C三组中, 组是对照组;
(4)从实验中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6.[2019·台州·25]口渴感觉形成的感受器在哪里?传统观点认为感受器分布于血管内壁,血液中的含水量下降导致盐分过高,神经中枢形成口渴感觉。但美国神经学家Knight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水进入血液需要一定时间,无法解释水一入口就能瞬间解渴,于是设计实验:
实验1: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和肠胃里灌注等量的淡水,两者口渴感觉都立刻消失。由此Knight认为传统观点有误,但又从传统观点里得到启示,提出问题,进一步实验;
实验2: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前者口渴感觉消失,后者先是口满感觉消失,2~3分钟后恢复。
实验3:给两组小白鼠肠胃里分别直接灌注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只有前者口渴感觉消失。
综合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1)Knight质疑传统观点,认为喝下的水成为血液中的水需要一定时间,理由是 。
(2)实验2基于的问题是 。
(3)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
27.如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是在同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请回答

(1)当AB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2)饭后1小时(AB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3)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选填“C”或"D”)
28.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 。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
(5)对于正常人来说,饱食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
29.莴苣(如图)含有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 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 。
(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首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 。

















【重、难点突破】 八(上)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培优测试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 ;(2) ;
(3) 。
22.(1) ;(2) ;
(3) 。
23.(1) ;(2) 、 ;(3) ;(4) 。
24.(1) 、 ; (2) 、 ; (3) ; (4) 、 、 、 、 ; (5) 、 、 、 。
25.(1) 、 ;(2) ;(3) ;(4) ;(5)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6.(1) ;(2) ;
(3) 。
27.(1) ;(2) 、 ;(3) 。
28.(1) ;(2) ;(3) ;(4) ;(5) 。
29.(1) ;(2) ;
(3) 。
【重、难点突破】 八(上)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培优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B C C B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C A D D B C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导管
(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22.(1)90毫克/100毫升左右;(2)食物消化吸收;
(3)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23.(1)神经元;(2)⑤ 感受器;(3)脊髓;(4)神经系统。
24.(1)A、B C、D (2)血管 汗腺 (3)D (4)高 扩张 大 升高 增加 (5)外界温度较低 少 少 体温
25.(1)眼、皮肤中的触觉小体;(2)求平均值;(3)A;(4)大;(5)实验人数。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6.(1)水从口腔进入到血液需要时间
(2)盐分能影响口渴的感觉吗?(或“感受器能感受盐分的刺激吗?”等合理均可)
(3)口咽和肠胃都有口渴感受器,且肠胃口渴感受器还能感受盐分的刺激,并对最后口渴感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27.(1)效应器;(2)消化道吸收了葡萄糖 、 胰岛素分泌不足;(3)D。
28.(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2)甲鼠;(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4)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5)多。
29.(1)葡萄糖;(2)蒸腾作用;(3)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后立即进行黑暗处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