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确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官方)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北修筑长城御匈奴,
②开灵渠
①统一车轨和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交通:
温故而知新
开发南疆修灵渠
第十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攻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南起陕西咸阳,北至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全长736多公里。直道全用黄土夯实,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陵
修了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北击匈奴、修长城
30万
南戍五岭、开灵渠
50万
建阿房宫、
骊山墓
70万
修驰道、
运粮饷
200万
其他
100万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焚书
坑儒
危害: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教育发展,激化了秦朝知识分子与政府的矛盾。
赋税沉重
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的现象。
——《汉书·食货志上》
(秦)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始皇)乐以刑杀为威。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死刑:戮(先刑辱、后斩首)、弃市、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族(全家处死)、枭首(砍头)、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坑(活埋)、绞、戮尸等
肉刑:黥(qíng
)(脸上刺字涂墨)、劓(yì割鼻
)、刖(断足)等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刑者相伴于道,死人日积于市”。
——《史记·李斯列传》
秦朝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残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斩木为兵
揭竿而起
二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领导者:
地点: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建立政权:
结果
意义:
张楚政权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杀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陈胜、吴广起义
遇雨误期
秦朝的暴政
起义的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那么由他们引发的秦末农民起义是否结束?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在起义军中,项羽、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结果
击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想象画)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项羽
刘邦
三、楚汉之争
VS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刘邦
项羽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依赖武力,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一)时间: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三
、楚汉之争
(二)人物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战争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看谁找的多 (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①时间、领导人
②地点、政权
③意义
①巨鹿之战
②秦朝灭亡
③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
秦末农民大起义
前期:
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