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学唱歌曲《牧羊女》。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牧羊女》,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运用力度记号,能把握3/4拍的律动感及休止符的停顿作用。
3、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及表演能力。
教材分析:
《牧羊女》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结构清楚,四句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需要注意解决每个乐句的句尾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贯的气息、强弱的对比,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及创编出歌曲意境。
难点:解决三句相同乐句的句尾,区分其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光盘、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热身运动
(1)、拍一拍:师示范拍一拍手或身上某些部位,吸引学生注意力。全班齐动一动。拍拍全身(手、肩、腰、脚等等地方)。
师提问:还有哪里没有拍到的?请同学帮帮拍一拍。
生积极参与。(拍拍肘、肚子、腿、小屁股……)
(2)、议一议
师:谢谢同学们,原来老师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活动到。同学发现刚刚我们热身环节中有什么规律?
生自主归纳:总是拍3下,第一下总是比较强。
小结:3拍子的强弱规律:强
弱
弱
2、初听音乐
听歌曲《牧羊女》的旋律,初步感知音乐。随音乐用3拍子节奏拍拍手或跺跺脚。
二、新歌教学
1、听一听:播放有关草原的图片及《牧羊女》示范曲。
2、讲一讲:师简单介绍捷克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
师:现在让我们学会这首动听的歌儿,和牧羊姑娘一起去大草原上游玩吧!
3、比一比:复听歌曲,感知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归纳并看卡片划分乐句。(师出示有颜色的歌谱)请学生找出歌曲特点。
生自主归纳:歌曲为3/4拍
歌曲情绪是愉快、活泼的
通过卡片颜色区分,找出A
A
B
A四个乐句。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
4、唱一唱:解决重难点
①、分句学唱,先学唱第一、二、四乐句,再学唱第三乐句。
②、师生合作,找出第三乐句在唱法上有什么不同?(强弱对比)
③、仔细观察歌谱,找出每句在句尾处的停顿有何不同?(生讨论,师小结:长短不同)
④、跟琴学唱全歌。
5、议一议:通过刚才的演唱,你们知道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吗?(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回答,师适时渗透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三、创编活动(师出示打击乐器)
1、请同学们为《牧羊女》设计伴奏音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积极表现、参与。
2、分别为每一乐句选择一件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再让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分角色演唱,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3、提出表扬。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学会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牧羊女》这首歌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五、课堂欣赏
播放《牧场上的家》,让学生领略同样是3/4拍的一首美国歌曲,加深对四三拍子强弱规律的印象,从而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