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7.2妈妈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 7.2妈妈之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30 18: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之歌
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式探索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学唱《妈妈之歌》,通过与同学讨论和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独立分析歌曲的风格和辨别歌曲的不同色调,并结合歌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妈妈之歌》是一首节奏舒缓色调柔和的自然小调歌曲,学唱这首歌,可为学习大小调式作铺垫。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一定的乐理知识,并且能自主式探索学习。
课时:第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
排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唱《妈妈之歌》,能正确体验和把握其色调,并能用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演唱和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
2.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排列,初步建立听辨大调和小调的色调感,初步认识并了解音色色调的含义,并能结合歌曲的学习和教材练习,做出音色色调的正确分辨。
3.能用正确的情感和音色表现歌曲,从歌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由歌及己,感恩母亲。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看幻灯片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学唱歌曲:
1.
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及表达的情感。(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听觉上去感受歌曲的情绪,为之后的大小调教学做铺垫)
2.
听旋律,划分乐句,教师简单讲解歌曲的调式。
3.
视唱旋律,再听范唱,找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并朗读部分难点节奏,并用排箫把难点节奏部分吹奏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难点节奏,可以加深其印象,有强调作用)
4.
用排箫分乐句吹奏歌曲旋律。(设计意图:结合排箫进课堂,让学生用排箫把歌曲旋律吹奏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准,视唱等音乐技能。)
5.
默唱歌曲,教师范唱。(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演唱好歌曲)
6.
齐唱歌曲。
三、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色调


调式
拍号
情绪
色彩
结束音


《我们多么
幸福》
大调
3/4
欢快
明亮
do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妈妈之歌》
小调
4/4
抒情
暗淡
la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1.
用排箫齐奏《我们多么幸福》和《妈妈之歌》两首歌曲旋律。
2.
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上表格。(设计意图:能增加同学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汇报完成情况,教师加以指导小结。
四、看一组漫画,教师进行感恩教育。(设计意图:这一组漫画简单易懂,直观又形象,再配上抒情的音乐,更能打动学生,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学会唱歌曲《妈妈之歌》,二是能通过与同学讨论,自主分析本单元所学的两首歌的不同,从而完成本课的第二个重点——辨别歌曲的不同色调,并了解大小调的性质。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式探索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从学唱歌曲,到分析色调和歌曲风格,主要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在一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累积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并且具备较好的视唱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这种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另外,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教师结合歌曲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母亲的情感教育,平时这种教育在学校是常常有的,但多以说教的形式进行,因此我选择了简单易懂的漫画,既直观又形象,再配上抒情的音乐,学生很快就被打动了。这节课,教师虽然说得少,教学环节也简单,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完整,过程紧凑,教学目标符合新课堂标准,重难点突出,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内容呈现层次分明。对歌曲内容分析完整深入,如对歌曲风格的分析、辨别大小调的色彩,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歌曲。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感愉悦。教师评点适宜,调控到位,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对学生进行深刻又形象的情感教育。本课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