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阶段性测试四 遗传、变异、生物进化
一、选择题
1.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下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一1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A.Ⅱ-4、Ⅱ-5、Ⅲ-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1、Ⅲ-82.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 )
3.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 )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4.(2005上海,一、6)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5.将B型血人的红细胞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则此血清供应者的血型可能为 ( )
A.只可能是B型 B. A型或AB型
C.B型或者AB型 D.B型或者O型
6.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 )
A.42000个 B.42000个
C.22000个 D.91000个7.一段原核生物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8.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庭系谱图,该病为隐形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号 B.2号 C. 2号 D. 4号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10.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1.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1/4 B. 3/4
C.1/8 D. 3/81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13.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基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
A.DNA碱綦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14.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 )
A.12 B.24 C.18 D.30
15.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例
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碱基对排列顺序16.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m) B.8(a-m)
C. 7( a-m) D.8(2a-m)
17.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18.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
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提倡适龄生育③选择剖腹分娩④鼓励婚前检查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9.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20.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 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22.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
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24.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 )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基因较其他人多
C.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25.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 )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3分)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27.(2005广东卷.二.41)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4分)(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28.(2005 上海 二 37)回答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8分)
(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人细胞培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__时,其遗传信息在B在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_____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1)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
2)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s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转录并翻译出此段多肽的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29.(2005 上海 二 39)在一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6分)(1)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染色体上,为_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和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30.(2000.全国Ⅱ云、甘、贵、渝等五省)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和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花药壁植株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的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31.(2005 上海 二 36A)(9分)A.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上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2)在下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3)根据统计的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由此可知该水稻品系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因为____。32.(全国Ⅰ豫、皖、浙等十省,3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公牛,分别交配,每头公牛只产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7分)(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