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16:3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空气的发现史,认识空气的成分,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究真理地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设计实验的方法,体会小组合作地意义和快乐。
3.通过对空气各成分用途的学习,学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学难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评价设计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关于科学家的精神的提问和学生学习其精神进行科学探究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等成分的原理分析及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来检测目标3的达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主要仪器:铜粉、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2支)、橡皮塞(带玻璃导管及不带玻璃导管各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2.
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空气的成分发现史和空气中的各成分的用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奇怪的现象:小瓶口吞大鸡蛋小瓶口吞大鸡蛋肯定有的同学认为不可能实现或者还有的同学觉得有可能实现但是难以想象,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进入瓶内呢?引出课题。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回答
从学生动手操作无法完成到老师再来演示的小实验入手,吸引学生思考,情境的核心涉及到氧气的消耗,与学习的主题相匹配,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空气的发现史,认识空气的成分,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究真理地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设计实验的方法,体会小组合作地意义和快乐。
3.通过对空气各成分用途的学习,学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自由朗读
出示学习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
课前预习单
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查阅:1.空气的成分发现史2.了解空气的各成分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学生课前完成
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明确化学在生活中的地位。
探究之旅
任务
一:认识空气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查阅的空气成分发现史及各成分的用途的课前预习单
学生陈述自己查阅的结果
让学生对空气的成分发现史和各成分的用途有简单的了解,为后面教授其打下铺垫。
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空气的成分发现史和空气的各成分所占的比例
学生观看并了解
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并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
3、给出实验用品并提出问题:根据给出的实验用品如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并适当的引入测定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含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将该成分“取”出来,测该成分的量;二是将该成分去掉,测剩余物质的量,间接得到该成分的量。可以是物理的方法,也可以是化学的方法。对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我们也从这两种方法中选。
思考选择哪条思路及选择它的原因:1,除去其它气体,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思路2,除去氧气,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测定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含量的方法。
4.根据给出的仪器用品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铜粉、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2支)、橡皮塞(带玻璃导管及不带玻璃导管各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报告单的提示来完成此项任务,并认真填写此单。
1.先让学生解决交流困惑,同学之间互相解决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报告单的提示来完成此项任务,并认真填写此单。小组分工要明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把实验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
1.通过学生彼此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前的困惑,并让学生去解决,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意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同时,并通过实验对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进行验证
5.让学生根据黑板上测量结果的不同自由选择互相查找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并且查看对方的实验装置。
通过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交流反馈的能力,并在交流中发现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6.小组交流
各小组交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的问题等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白此实验顺利完成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要想准确测量出结果必须满足的条件。
7.总结测定原理及写出文字表达式
思考此测定氧气的实验原理找学生到黑板书写文字表达式
测定原理的分析意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用铜粉在这样的装置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其写出文字表达式是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8.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未能解决的疑惑寻求帮助。(1)木炭、镁条都可以与氧气反应,它们可以代替铜粉吗
(2)选择的物质得满足什么条件
1.学生自由提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2.观看木炭在实验装置中燃烧的现象;3.思考:选择的物质得满足什么条件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并在观看木炭在实验装置中燃烧的现象来得出在选择此实验的物质时应具备的条件。
任务二:应用空气
1.观看视频,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原理及空气中的各成分的用途
观看视频
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了解:空气的成分虽然所占比例多少有不同,但是用途都很广泛。
2.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其原理的简单分析
学生思考
让学生掌握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并对于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原理有了简单的了解。
学以至用
解决课前的导入问题:小瓶口吞大鸡蛋的原因
学生运用本节所探究到的知识来解决
通过此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同时体验到化学无处不在。
思维导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和同学们交流分享的收获进行知识梳理
把空气的成分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可以使学生对于本节探究的知识掌握的更系统,并且加深巩固。
自我检测
出示[自我检测]并进行激励
对照导学提纲完成[自我检测]
此环节意在检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整体的掌握情况并检查目标的达成度
小组评价
要求各组把本节课课堂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的成长之星标注在班级星光榜上。
学生把课堂各组的表现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
发挥评价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延伸
出示[课后延伸]: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右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减小,烧杯中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交流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观看课后延伸的内容
此延伸单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对于本节的知识进一步巩固
板书设计
物质的称量
组成、构成
性质
用途
情感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出保护空气质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N2、
O2、
Ar、
CO2、
其他气体
二、




一、




有用物质
分离
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