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室制法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含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二氧化碳是学生继水和氧气后要认识和探究的第三种典型代表物质,课标要求,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本节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汽水入手,引导学生来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法的。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法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化学学科的无穷魅力,认识化学改变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系统认识二氧化碳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教材在前面已经对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安排了学习,在此基础上,对本节课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利用物质的性质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二氧化碳的制备是基于转化的观点认识物质,呼应前面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两者形成互补之势,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一个认知水平:较牢固的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
情
分
析
二氧化碳是学生除氧气外又一种比较熟悉的气体。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后,还不能够站在系统化的高度认识二氧化碳。因此本节课将二氧化碳作为一个系统研究的范例来引领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药品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已有初步的认识。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并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通过对比氧气、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较牢固地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展示汽水图片。同学们喝过汽水吗?当你把一瓶汽水全喝进去,你有什么感觉?打嗝出的气体是什么?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
二氧化碳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它是怎样制得汽水的?
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呢?
明确学习目标
学有目标,做有方向。
板书课题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制取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并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图片展示:二氧化碳是怎样制成汽水的;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图片展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干冰及其用途
1、观察并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大小,并进行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巩固。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明确研究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思路,并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理念。
温故知新
过渡: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它的一些用途,那么实验室里怎样制取它呢?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制法PPT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
在复习氧气的制法基础上,引入制取二氧化碳,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与药品的选择
过渡:制取二氧化碳也要从这几方面来探究。问题讨论:下列那些物质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制取?(1)C(2)NH4HCO3(3)NaCl(4)Na2CO3(5)CaCO3PPT展示:1.C+O2CO2(不易收集)
2.
NH4HCO3
CO2↑+
NH3↑+
H2O(气体不纯)3.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提问:这三个反应都只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易收集,但反应速率不同,而反应太快和太慢都会影响制取气体。那哪个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设计分组实验探究药品的选择。总结并板书:1.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2.原理: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了解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药品的选择。(每组自选三人同时做三个小实验,对比观察现象,比较得出结论。第四人记录)填写实验报告。
变被动接受为探究式学习,即使学生充分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实验探究三:实验装置的选择
提出问题:1、根据所选的药品及反应原理,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CO2呢?依据?2、用什么方法收集?依据是什么?
3、如何检验?4、怎样验满?5、主要操作步骤
根据药品及反应原理,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思考并回答问题。
因为复习氧气制法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以问题的方式进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二者互相联系,学生理解与接受就轻松自如了。
PPT展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并展示实验注意的问题
思考并讨论,确定操作步骤,阅读实验注意的问题
通过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四:分组实验
实验: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的检验。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进行细致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结合PPT展示的实验过程分组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能力。
反思评价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你有哪些经验或教训要与同学们交流呢?
实验反思:同学们的实验都很成功,但我发现有的组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很快便顺利完成实验,而个别组进行很慢,希望以后的实验学习中,同学们能加强合作,提高动手能力。2、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药品的选择及原理、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和验满四方面讨论)。
对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认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与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比、思考并回答问题。
对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对以后的实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由特殊推演至一般,提升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成为具有可迁移、可延伸的方法武器。
回顾整理
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学案中内容。
自我进行知识梳理并完成学案。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拓展应用
在堂堂清上完成评测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独立完成评测练习。
检查学习目标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家庭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其实生活中许多物质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上网查阅资料,在家为爸妈、为自己自制一杯汽水。(温馨提醒:碳酸饮料不能多喝啊!)寄语:化学改变了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有所用。体验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四、板书设计:
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
与
稀盐酸
(主要成分CaCO3)
(HCl)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
4、收集与检验方法
5、实验步骤
附: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室制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与探究一:
1、观察实验桌上的两瓶二氧化碳气体,有哪些物理性质?
2、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大小。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物理天平、小烧杯、充满CO2的集气瓶
3、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证明CO2能否溶于水
蒸馏水、装满CO2的塑料瓶
归纳与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
色、
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在加压和冷却的情况下,变成无色液体,温度再降低,变成雪状固体,叫做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
等。
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温故与知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2KMn04
K2MnO4+MnO2+O2↑2KClO3
2KCl
+3O2↑
2H2O2
======2H2O+O2
↑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放置方法
实验与探究二: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与方法
问题讨论:
1、下列那些物质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制取?
(1)C
(2)NH4HCO3
(3)NaCl
(4)Na2CO3
(5)CaCO3
2、比较下列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适合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1)C+O2CO2
(2)NH4HCO3
CO2↑+
NH3↑+
H2O
(3)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这三个反应都只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易收集,但反应速率不同,而反应太快和太慢都会影响制取气体。那哪个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
实验比较下列三个反应的速率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1
块状石灰石与10%的稀硫酸反应
开始
气泡,一会儿就
气泡产生
反应一会儿就
实验2
块状石灰石与10%的稀盐酸反应
有
气泡产生
反应速率
,
收集
实验3
Na2CO3粉末与10%的稀盐酸反应
有
气泡产生,反应
反应速率
,
收集
结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
实验与探究三: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药品选择
反应原理
选择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选择依据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讨论与交流: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实验与探究四:分组实验: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反思与评价:
1、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你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与同学们交流呢?
2、对比实验室制取O2和CO2,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课堂小结:
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完善导学案的内容)
拓展与应用:
(评测练习)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
)
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
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3、实验室里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制取氢气的装置可选用___,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装置和_____装置收集;若实验室里用加热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制取甲烷(CH4)。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___。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装置和_____装置收集。
家庭作业:
上网查阅资料,在家为爸妈、为自己自制一杯汽水。
温馨提醒:
汽水(碳酸饮料)不能多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