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6.3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共42张PPT)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6.3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共42张PPT)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31 09: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靠崖式
下沉式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几级阶梯?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东起:
西至:
北连:
南抵:
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3、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太行山






乌鞘岭
长 城
乌鞘(shāo)岭
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
秦岭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4、从省区角度说明黄土高原范围。

陕 西
山 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北
河南


黄土高原——干湿地区、温度带




暖温带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气候、地势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黄土高原海拔范围为____________,位于地势第___阶级。
1000-2000m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请结合P24文字,结合所学内容,说说从哪些方面体现出这里是华夏文明发祥地?
黄土高原—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六七千年前,这里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农耕文明,是中国最
早的农业经济开发地区。

2、四五千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
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3、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
发达的农业文明。

黄土高原—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
华夏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农、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颛顼)


活动P25

举例说说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白羊肚头巾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活动P25

举例说说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安塞腰鼓
秦腔: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被人称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
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高原—黄土来源


李希霍芬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阅读材料





“黄土之父”刘东生
黄土高原—黄土来源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黄土高原—黄土来源




活动P27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厚度比较均匀覆盖在不同的地形上
黄土颗粒自西北到东南越来越细
黄土高原的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等地的矿物成分相同
证 据
说 明 问 题
黄土不是流水冲来的,而是从上空吹来的
黄土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不是本地的,可能来自中亚、蒙古



风成说


活动P27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水成说
苏联科学家帕夫林诺夫借鉴对伏尔加河洪水的研究经验提出远古时期的大面积洪水泛滥裹挟了巨量泥沙沉积经过水和风的共同作用后逐渐形成了如今蔚为壮观的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川
不同类型地貌显示了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流水侵蚀,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沟谷进一步发育为川,是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地区。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阅读课本P28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土壤:
植被:
降水: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降水集中,多暴雨
开发历史悠久、过垦过牧、修路、不合理采矿
地形:
地表破碎,斜坡多,沟谷多


活动P29

1、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情况越轻。


活动P29

2、讨论不同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降水程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沙土
陡坡
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阅读课本P28
3、水土流失带来了哪些危害?
(1)土壤肥力下降。
(2)破坏农田和村庄。
(3)自然灾害加剧。(滑坡、泥石流等)
(4)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地上河”示意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治理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水土流失治理


工程措施





















修梯田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水土流失治理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
修建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五、懂治理

缓坡
陡坡
坡脚
修建梯田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修建梯田


护坡
护坡


固沟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
植树种草
水土流失治理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

建梯田
打坝淤地


水土流失的治理

陡坡退耕、控制载畜量
合理生产


活动P30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修建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活动P30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活动P31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治理


1991年
1995年
2000年

2009年
水土流失治理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A

5、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B
6.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
D
A
B
C
D
7.填注:
 山脉:A ____ ;
B ____ ;
C ____ 。
河流:D ____ 。
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