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1页例3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灵活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下面的等式各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35+18=18+35
运用了(
加法交换律
)
57+24+76=57+(24+76)
运用了(
加法结合律
)
18+(82+69)=(18+82)+69
运用了(
加法结合律
)
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比较。谁能概括同学们发现的规律?
学生1: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学生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
教师:如果用字母表示加数,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教师板书)
2、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小朋友参加活动的图片: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跳绳的多少人,总共有多少人?
2. 教师:该怎样列式?(小组讨论)
学生1:跳绳:28+17=45(人)(板书)
学生2:总共:28+17+23
(板书)
3.教师:请同学们想想该怎样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
(2)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教师:谁代表你们这组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我们先计算28+17算出跳绳共45人,再用45+23算出一共有68人。
(板书计算过程)
学生2:我们先计算17+23算出跳绳和踢毽子的共有40人,再用28+40算出总共有68人。
(板书过程)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正确,请你们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4.引导归纳。
教师: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能够凑整数字可以用简便方法。
教师:归纳得不错。
三、巩固练习
1.第32页,课堂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评讲。
2.第32页,练习七第2题。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校对。
3.练习七第3.4.6题。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校对答案。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法的简便算法。
5、作业
思考:1+2+3+4+5+6+7+8+9+10=
1+2+3+4+....+9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