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第
1课时
上课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分部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及图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图片认识各种自然灾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我国在自然灾害中损失巨大,激起强烈的爱国热诚及对受灾群众的同情;了解一些防灾健在的方法
重
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难点
对自然灾害的辨别及防避
教
法学
法
阅读指导、讲解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利用
多媒体课件、数字星球语音立体地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改备注
导入:观看视频(丽水山体滑坡视频)同学们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同学们感受的正是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影响这么严重,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自然灾害,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4页,阅读课文完成大屏幕给出的内容。了解类型,归纳特点板书:含义和分类同学们都找到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了么?同学们非常准确的找出了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那么你会运用了么?下面我们通过一道辨别分析活动题来检验一下。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D楼上一块广告牌呗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已经能够初步分辨出自然灾害,接下来的几幅图片就是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自然灾害的景观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灾害发生时是什么样的。播发图片,依次为:干旱灾害、洪涝灾害、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通过以上的观察图片,结合课本中的三个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二观察分布认识规律板书:特征:种类多自然灾害的种类这么多,是集中分布还是分散分布呢?请同学们拿到老师分发的任务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之后,到教室后边的中国地形图上将你们的答案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在学生中巡视,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提示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我看到有很多同学已经得出了结论,现在有请各小组到教室后中国地形模型图出将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大家分享一下。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觉得大家对于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原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想问同学们,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范围狭窄还是分布范围广?板书:分布广那是不是一个地区只会发生一种自然灾害呢?嗯,一个地区可能接连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啊,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还是低?板书:频率高高频率的自然灾害接连在我国发生,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我们的损失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8页,看看课文当中都给我了讲了那些防灾减灾的措施。三、面对灾害,科学应对板书:防灾减灾大屏幕展示防灾减灾的措施,并讲解,这是政府为防灾减灾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个人在防灾减灾方面要做些什么呢?以地震为例,让第一小组演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指出学生在避震过程中的不当表现,并加以指正大屏幕演示安全三角区域,并加以解释大屏幕展示一些地震小常识:1、不轻信地震谣言2、日常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方法接着播放一些在发生灾害时的感人画面,解放军救出在废墟中的伤员、街头人们为灾区捐款、亲人在废墟前等待失联亲人的消息等
观看视频,思考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看到了在灾后家庭支离破碎,受到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并将答案分享给全班同学。含义: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分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A是自然灾害,符合自然灾害的要点B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是人为的造成的C不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造成的D是自然灾害,符合自然灾害要点观看图片种类多、频次高、分布广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及成因。提示:课本57页图2.49灾害分布图、课本34页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课本23页图2.2中国地形分布图。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提示:课本56页图2.48灾害分布图、课本34页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课本23页图2.2中国地形分布图、课本42页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提示:课本56页图2.48灾害分布图、课本34页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课本13页1.13中国人口分布图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地震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提示:课本57页2.49灾害分布图和大屏幕上世界板块构造图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台风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提示:课本56页图2.48任务卡: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出我国寒潮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学生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论分布范围广不是,北方地区既会发生干旱灾害,还会发生寒潮等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大学生思考学生读课文,找出我国政府的防灾减灾的措施:预报、建立防护林、储备救灾物资和灾害发生时调动官兵抢险救灾场景一:教室在一楼发生地震场景二:教室在六楼发生地震第一小组根据场景的变化,及时反映如何避震学生根据大屏幕安全三角区域的演示,可以思考日常生活中那些地区会形成安全三角区域由学生将大屏幕上的文字信息大声读出来,让后排同学也能够听到
(3分钟)视频是央视根据丽水山体滑坡事件拍摄的,讲述了丽水滑坡前后的对比,对学生理解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帮助(10分钟)这部分内容较简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全能够完成,解放了老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10分钟)探究自然灾害的发生范围和原因,对于学生自己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部分模仿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发放任务卡的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10分钟)让学生展示,一方面注意学生专业术语的使用,一方面检验学生结论是否完整(3分钟)了解防灾减灾中政府作出的贡献(2分钟)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3分钟)(2分钟)(2分钟)
板书设计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含义和分类特征: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