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线和纬线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观察地球仪,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熟练地观察使用地球仪。
(2)利用图像等手段,采取比较的方式,发现、体会、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以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地球、地球仪、经纬仪。
二、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确定
3、借助气球、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比较法、观察法、实践实验法
五、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制作简单的气球地球仪,结合小组讨论,分析、填表,归纳相关地理规律。
六、教具使用
教学地球仪、经纬仪、PPT课件、气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4年3月8日
凌晨1时20分,马航MH370疑似在南印度洋珀斯以西海域坠毁。救援人员要搜救机上可能存活的人员,我们首先要确定其准确位置。如何确定其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我们通常通过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定位,确定地表任意一点的位置。
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什么是经、纬线?它们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
展示经纬仪
“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一
结合图示,在教学地球仪、经纬仪上找出地轴、北极、南极、任意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
讲解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提问
那么,经线、纬线有什么特点?
小组活动二
观察地球仪,组内讨论(小组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讨论总结纬线的特点,一部分总结经线特点),代表总结发言,完成表格。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数量
承转
经线、纬线都有无数条,那如何区别不同经线或不同纬线?我们用不同的经度、不同的纬度来区分。
小组活动三
观察地球仪和经纬仪,讨论后填下表:
经度
纬度
标度范围
0°线的名称
相同度数区分
探究
据下图,归纳经度、纬度变化规律
20°W
10°W
0°
10°E
20°E
(1)
(2)
归纳
经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
纬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转
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出不同的经线、经度、纬线和纬度,由重要的经线、纬线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半球。
学生活动四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
南北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
讲解
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
(1)
A点的纬度是_____;B点的纬度是_____。
(2)
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
B点位于__半球。
板书小结
经线→经度↘
纬线→纬度→
经纬网→确定地表任意一点的位置
小组活动五
学以致用——动手制作简单的地球仪
1、在气球上标出南极点、北极点、
2、画出本初子午线(0°经线)、45°E、90°E,135°E、45°W、90°W、135°W、180°经线并标上它们的度数。
3、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并标上它们的度数。
4、画出赤道(0°纬线)、30°N、60°N、90°N、30°S、60°S、90°S,标出四条特殊纬线北回归线(23.5°N)、北极圈(66.5°N)、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66.5°S)并标上它们的度数。
5、标出我国首都北京(116°E、40°N)。
20°N
10°N
0°
10°S
20°S
40°
50°
60°70°
40°
30°
20°
10°
A
50°
40°
30°
20°
B
40°
50°
60°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