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易错易混点 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易错易混点 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1 10:29: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混易错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错因归纳:不能正确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
释疑解惑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相同点
背景
沙皇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
尖锐
领导者
范围
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的武装起义
不同点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的
性质
革命
革命
结果
出现
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对外政策
继续进行“一战”
坚决退出“

影响
结束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实现社会性质的变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真题突破
1.(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3.(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4.(2014·上海单科·21)“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
5.(2014·四川文综·12)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2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6.(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2012·全国大纲卷·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模拟突破
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2.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3.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4.“(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  )
A.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5.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6.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7.《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8.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9.(2019·天一中学期初)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10.(2019·江苏名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1.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
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12.“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易混易错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错因归纳:不能正确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
释疑解惑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相同点
背景
沙皇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范围
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的武装起义
不同点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对外政策
继续进行“一战”
坚决退出“一战”
影响
结束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实现社会性质的变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真题突破
1.(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故选C。
3.(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4.(2014·上海单科·21)“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
【答案】A
【解析】“秘密回到彼得堡”可以得出为俄国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可知为十月革命,因此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5.(2014·四川文综·12)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2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据表中数据变动可知,俄罗斯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仍在进行中,故①正确;据图表可知不同意见所占比重均不小,这表明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分歧很大,故②错误;从图表中可知很多人关注这段历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时期”,这些内容构成了昔日苏联大国荣光,故表明俄罗斯人依然怀有大国情结,故③正确;据图表可知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历史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而非仅仅经济,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6.(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7.(2012·全国大纲卷·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答案】A
【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模拟突破
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B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项正确。
2.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
“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表明无产阶级不能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时的俄国处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这就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并且“四有提纲”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的目标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故D项错误。
3.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故D
项错误。
4.“(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  )
A.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答案】C
【解析】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不符,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与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与材料中“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相符,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与材料中“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不符,故D项错误。
5.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项与材料“机敏地选择了历史”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不符,故C项错误;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材料“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并没有夸大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
6.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依据:“与临时政府相轧轹,……俄都之暴动复起”可知,该次暴动是推翻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其结果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项。
7.《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材料的内容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对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
8.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答案】A 
【解析】克伦斯基是二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政权领导者,属于自由主义者,材料中所述的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
9.(2019·天一中学期初)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故C项错误;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正确。
10.(2019·江苏名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项错误;二月革命没有满足民众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没有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项错误。
11.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
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答案】B 
【解析】“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代表了民意,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诉求,布尔什维克党队伍迅速壮大推动革命迅速发展,表明当时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故答案为B项。二月革命后俄国没有退出一战,排除A项;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没有取得执政地位,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2.“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有“将军、贵族”的革命发生在彼得格勒,说明沙皇制度还存在,表明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不是“和平方式”,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故C项正确;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是十月革命,故D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