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必修第二册第五章教材分析
01
03
04
02
05
目录
CONTENTS
章节位置
新旧教材对比
课标要求解读
题外话
教学建议
01—章节位置
《必修第一册》
物质及其变化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铁 金属材料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必修第二册》
化工生产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学科价值 丰富元素认识
02—新旧教材对比
化工生产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新)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旧)
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3 硫和氮的氧化物
4 氨 硝酸 硫酸
02—新旧教材对比
化工生产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新)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旧)
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3 硫和氮的氧化物
4 氨 硝酸 硫酸
排序变、角度变、增实验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和二氧化硫
二、硫酸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旧教材涉及硫的内容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二、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三、硫酸的氧化性
增:硫 、物质转化
减:SO3
变:分散→集中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新)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三、氨和铵盐
四、硝酸
旧教材涉及氮的内容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三、氨
四、硝酸的氧化性
增:N2、铵盐 变:分散→集中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和二氧化硫
二、硫酸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增加反应:
S + Fe、Cu、H2
SO2+H2S
减少反应:
SO2+CaO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和二氧化硫
二、硫酸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探究实验
给出试剂完成转化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新)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三、氨和铵盐
四、硝酸
增:N2+Mg HNO3分解
变:NH4++OH-
02—新旧教材对比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新)
一、硅酸盐材料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旧教材涉及氮的内容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二、硅酸盐
三、硅单质
减:SiO2+HF、CaO、NaOH
增:SiO2+C
03—课标要求
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1.3 化学实验
初步学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
实验设计
03—课标要求
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2.1 元素与物质
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物质在元素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元素观、变化观
有序思维、类比迁移
03—课标要求
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 物质性质及转化的价值
2.7 学生必做实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04—教学建议
1、发挥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作用
角度:位——构——性
元素最高价最低价的关系
氧化物与氧化物的水化物性质关系
路径(方式):问题引导推测物质性质
04—教学建议
2、巩固(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角度:化合物类别——价态
性质:类别通性——氧化性、还原性——特性
路径(方式):课后作业---总结SO2、SO3的类别性质
学生实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04—教学建议
3、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
突出氧化还原概念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路径(方式):标注方程式
04—教学建议
4、发挥分类观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
同类物质性质相似
CO2、SO2、SO3
H2SO4、HNO3
路径(方式):对比总结同类物质性质
对比总结气体制备
类比迁移
建立模块
04—教学建议
5、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路径(方式):增加开放性(多给试剂)
关注原理
增强证据意识
增强定量意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