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2009—2010学年度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干扰(yǎo rǎo) 比较(jiǎo jiào) 弹珠(tán dàn)
房舍(shě shè) 脊梁(jǐ jí ) 刹那(chà shà)
二、看拼音,写词语。
qí qū xiāo huǐ zhuì luò
( ) ( ) ( )
dàn shēng zhān yǎng piāo fú
( ) ( ) ( )
zhǎn dīng jié tiě pái shān dǎo hǎi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瑰( ) 浸( ) 钮( )供( )
魂( ) 侵( ) 扭( ) 拱( )
bēn( ) héng( )
奔 横
bèn ( ) hèng(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临危( ) 再接( ) 大公( )
( )后继 中流( ) 万水( )
五、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 真挚— 肃静—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诞生— 等闲— 崇高—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改为“被”字句。
警察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大队部展开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题号 分值 得分
积累运用 一 3
二 10
三 6
四 6
五 6
六 12
七 7
小计 50
阅读理解 现代文 一 5
二 10
古诗文 5
小计 20
习作 25
卷面 5
总分 100
(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能战胜一切困难。
6.把句子补充完整。
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 )的山乡村野。
2.这( ) 的宣告,这( )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 ,传到( ) ,使中国人民的心( ) 起来。
3.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 ,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八、阅读。
(一)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这段话用“海洋”比喻 ( ) ,用“波浪”比喻( ) 。
2.“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二)课外阅读。
一碗鸡汤
大龙山区有个叫桂花尖的山峰。1928年秋天,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红五军驻地 桂花尖下的毛湾村。彭德怀军长得到了情报,立刻帮助乡亲们转移到山坳后面,然后在周围上的山上布下了埋伏,摆了口袋阵,又亲自事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顶上,准备全歼来犯的敌人。
桂 花尖的山顶上有棵大桂花树,树下有个棚子。从棚边往西望,毛湾村庄尽收眼底;棚子原来是姓范的老人守野猪的,这时老人就住在棚子里。彭军长带了一个连就守在这棚边。
头一天,敌人没有来。炊事员每次送饭来,彭军长总是先给范老爹添好送去,老人十分感动。开晚饭时,炊事员送来了一碗鸡汤,那鸡汤真是香味四溢,闻到都使人要掉口水。彭军长首先拿起搪瓷碗满满舀了一碗。战士们感到很奇怪:平时有什么好菜,彭军长从来不先吃,今天怎么先舀鸡汤呢?正当战士们迷惑时,彭军长把一碗鸡汤端到范老爹面前。
老人见军长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眼眶湿润了。他活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兵:扎长辫子穿马褂的清兵 给过他鞭子 扎宽皮带 穿皮鞋的国民党兵 给过他枪托 戴歪帽子 叼烟枪的土匪兵 给过他脚尖 如今,红军的军长,却亲手端鸡汤给他。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动地说:“彭军长,这,这还要得?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匪军,我们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还要你端鸡汤,这怎么过意得去啊!”
彭军长一手端碗,一手拿起老人的手来接碗,说道:“老人家,红军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有盐同咸,没盐同淡,一碗鸡汤一样香,一样甜哩!”
老人听着彭军长讲话,一不小心,鸡汤泼了一些出来。在彭军长再三说服下,老人喝下了这碗鸡汤。
后来,白军知道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没敢来进犯。红军和乡亲们又回到了毛湾村。下山后,范老爹逢人就讲彭军长给他端鸡汤的事。以后,有人到桂花尖山都说那里还有鸡汤的香味呢!
1. 把文中第四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2. 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守:①防守 ②守候 ③看护 ④遵守 ⑤靠近
A:彭德怀军长亲自带了一个连扼守( )在桂花尖山上。
B:这个棚子原来是一个姓范的老爹守( )野猪的。
3. 摘录点明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画“ ”句子的作用是( )
① 说明老爹见多识广。
② 想起他们,老爹就恨。
③ 那些兵和红军对比,反衬红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
5. 文中加“______”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
将相关的诗句用线连接起来。
游人不管春将老, 散作乾坤万里春。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梅子金黄杏子肥, 来往亭前踏落花。
若有人知春去处, 麦花雪白菜花稀。
忽然一夜清香发, 唤取归来同往。
九、作文。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你一定参加过不少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吧?让我们选取一个场景来写一写,按时间顺序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