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
2、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
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
4、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阐明路上植物的光合作用
2.教学难点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材料和用具: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纸片、曲别针、土壤溶液等。
2、自制光合作用课件、录像等。
五、教法选择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以主动参与为基本方式的渐进式探究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创设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作什么?为什么?
回答: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作生产者,因为它们可以制造有机物。
(二)课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探究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讲述海尔蒙特柳树幼苗实验: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3Kg的柳树种植在90Kg的土里,只给柳树浇灌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了76.7Kg,而土壤只减少了0.06Kg。
问:如果我们是海尔蒙特,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答:柳树的生长需要的物质来自与水而不是土壤。
问:从现在来看海尔蒙特的观点并不正确,他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有什么?
答:他忽略了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等重要因素。
(四)探究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那怎么来验证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呢个?
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实验过程:1. 把天竺葵置于暗处24h。(目的---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选长势较好的叶片,将叶片一半遮光(黑色不透光纸片),一半曝光,置于阳光下2~3小时(目的---设置对照)
3. 除去黑纸片,将叶片放入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隔水加热酒精。(目的---对叶片进行脱色,除去叶绿素的绿色。现象---叶片由绿色变黄白色,酒精变绿色。)
4.将脱色后的叶片用清水洗净,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光
(五)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观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金鱼藻实验)
(六)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绿色植物(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