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二圆第8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二圆第8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07: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8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5,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计算窗户的面积,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或周长的方法。
(2)通过计算花坛周围小路的面积(课堂活动第2题),掌握求圆环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圆的面积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能将组合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所学过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让学生说说怎样求这些图形的面积?

2.生活中,有些现实问题并不是直接求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例如:希望小学的阅览室有这样的窗户(呈现例1图),圆形花坛的周围有一条小路(呈现课堂活动第2题图)。

3.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解决相关的问题呢?今天就开始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策略。
(1)请看与这个窗户相关的信息(完整地呈现例1)。
(2)怎样算出这个窗户的面积?

教学方案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窗户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学生独立解答两个问题。

教学方案2: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以后,再通过交流反馈,总结出方法。

(3)小结:像这种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一般把它分割成几个学过的图形,再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

2.掌握求组合图形的不同策略。

(1)呈现变式题:求右图形的面积。

(2)独立思考:这个组合图形可以分解成哪些基本图形?

(3)引导学生通过画辅助虚线,整理出各种思路。

(4)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思路来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3.掌握求阴影图形的基本策略。(课堂活动第1题)

(1)议一议:这3个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交流:

预设①:第2图中的2个半圆正好可组合成一个圆。

预设②:第3图中的4个扇形(或1/4圆)正好可组合成一个圆。
预设③:3个图中的阴影都可以转化成同样的情况:从正方形里截去一个最大的圆。

预设④: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思路是: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圆的面积。

预设⑤:求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只需知道一个条件:正方形的边长。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演示正方形的边长平移到圆的中间成为直径)

(3)如果圆的直径是2厘米,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4)小结求阴影部分面积的基本策略。
4.掌握求圆环面积的方法。
(1)呈现课堂活动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用示意图表示出来。
理解:求花坛周围小路的面积,实际上就是从大圆面积中减去小圆(同心圆)的面积,也可以告诉学生所剩下部分的形状在数学里面就叫做圆环。

(2)学生独立解决。
(3)交流解决方法。
方法1:3.14×(8+2)2-3.14×82
方法2:3.14×[(8×2+2×2)÷2]2-3.14×82
方法3:3.14×[(8+2)2-82]
(4)归纳出求圆环面积的方法: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圆环=S外圆-S内圆
=πR2-πr2
=π(R2-r2)
沟通:课堂活动第1、2题,圆环面积与阴影部分面积的解决策略可以统一起来,都要先分析图形的组成,观察阴影部分或圆环是用哪个大图形的面积减去哪个小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旋转部分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圆环的面积。要先分别求出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再算圆环的面积。
2.练习六第2题。

首先让学生弄明白绕田径场跑1圈大约跑了多少米,这个田径场的占地面积至少是多少,分别是求的什么?使学生分清周长是指围田径场一周的长度,面积是指的田径场所占平面的大小,计算方法和单位名称都不一样。

3.练习六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你认为求组合图形和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基本策略是什么?求圆环面积的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www.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word版,可修改)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只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己“组合”成新的图形,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学习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教师怕学生发散太远,于是又进行了例题的教学,并在其中设置了思考点和难点,让学生充分掌握该怎样思考和怎样切换思维。练习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练习中有新知,有深化,让学生感觉新颖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