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昼夜与生物行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昼夜与生物行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21: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昼夜与生物行为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主要在于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这是完成科学探究课的首要环节。教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决定。最后的拓展活动可以灵活进行,既可以从反面衬托出昼夜节律的意义,也能让学生切实体会昼夜交替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
2.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自己制定研究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2.认识到合理作息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通过一个选定的实例,发现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怎样选择一种动植物,确定如何来观察研究其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
投影仪、花钟图
六、教学方法
教师进行启发指导,主要环节通过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来进行。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太阳东升西落。白天,我们会到学校里上学;晚上,我们肯定要睡觉。爸爸妈妈白天也要上班,晚上就会在家里陪着我们。可见,我们在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发生着变化。
(提问)是不是只有人才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发生变化呢?
(学生)学生的回答最初只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小动物,但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到所有见过或听说过的生物上。
(讲授新课)
说一说: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见过的小动物或植物的行为随着昼夜变化而发生的不同现象。教师出示学生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讲解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
(教师)其实不但生物的行为会随着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而改变,即使只是在白天或是黑夜里的不同时刻,植物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介绍花钟。
(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花钟图,观察不同时刻分别有什么花儿开放。
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观点。
教师设计一些小问题,例如:“牵牛花开放大约在什么时候(几点钟)?”之类,让学生利用花钟判断时间。
(讨论)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发生变化?
这个讨论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昼夜和时间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板书)活动1: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①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收集关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②讨论分析其中的信息。
③将资料中的信息转画到教材P56的图中。努力将画面补充得完整丰富。
(展示交流)将自己的画面进行展示,并说说其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大家增长见识、丰富知识。
(教师)有那么多的动物、植物的行为都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就让
(教师)生物为什么会发生昼夜的行为变化?我们人类的昼夜行为变化有什么作用?
学习:教材上的资料,了解昼夜节律的含义,以及生物节律的意义。
(小结)生物节律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并对我们的生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生张发育时期,更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身体劳逸结合。
(板书)拓展:假如没有了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拓展要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从永昼和永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因果发展进行想象。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幻想能力。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力求清晰展示所要表达的思想。
我们选择一种生物,对它是怎样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行为的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吧。(课下完成)
(作业)活动2: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②小组选择一种生物(动物、植物均可),进行观察研究。
③教师依据教材上的计划表要求学生按照格式进行记录填写。
④观察活动在课下进行,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
九、板书设计
活动1: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2:对
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拓展:假如没有了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