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1 13: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
1506 年 罗 马 出土
文艺复兴前的欧洲社会处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之下,那时人们的生活是完全以神为中心的。各阶层的人,不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麻木地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他教导人们:由于人类先祖亚当与夏娃偷吃了苹果,这桩原罪遗传给他们所有的后代。由于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要受苦的,不可以有任何的欲望与情绪。
有的苦行僧,为了救赎自身的罪孽他们不断地鞭打自己,以期找到通往天国的道路。
相比这些人,另外一些人的下场更加悲惨,那就是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异端,他们会被专门审判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羁押,受到鞭打甚至是处以火刑。著名的科学家布鲁诺、伽利略等都是受害者。
结合教材p26和老师的简单描述,你认为中世纪人们的主要精神状态可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
结合教材p26和材料的简单描述,你认为中世纪人们的主要精神状态可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等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选自岳麓版教材
通过阅读材料和教材并根据所学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
经济——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产生。
思想——黑死病的灾难,产生追求享乐,重视人的生命与尊严等思想
地理——昔日古罗马遗址的发掘,东西方文化交汇地。
技术——印刷术的西传,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思想解放
通过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
根本原因
文艺复兴盛况: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宣传主张
但丁
神曲
揭露教会丑恶
皮特拉克
歌集
文艺复兴之父
拉斐尔
圣母
柔美与天真
米开朗琪罗
大卫等
市民英雄
达芬奇
蒙娜丽萨
内心刻画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成就 影响
?14
世纪 ?文学 ? ?
? ? ?
? ? ?
15
世纪 ?绘画 ? ?
?雕塑 ? ?
?绘画 ? ?
薄伽丘与《十日谈》
父亲和儿子关于女人的互动话题说明了什么?《十日谈》在当时为什么会被多次列为禁书?
拉斐尔的《圣母子》
比较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从大卫这个英雄人物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米开朗琪罗想通过大卫传递什么?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蒙娜丽莎形象中,能感受到什么?她的身份是什么?她的微笑有什么含义?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达?芬奇
从达·芬奇的草图与设计中,你们认为达·芬奇追求的是什么?
莎士比亚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根据材料分析莎士比亚对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精准解读“人文主义”
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回归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压制人性灭人欲。提倡追求自由、追求真理,反对盲从迷信的愚昧思想等。
联系时代背景,大家想一想这一精神反映了那些人的愿望和要求?说明文艺复兴的实质。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
——恩格斯
根据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在那个时代的价值。
①推动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③冲破了教会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根据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在那个时代的价值。
示例:文艺复兴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觉醒,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思想上,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
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文艺复兴最深刻的感受。
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一定程度上揭露教会的腐化与罪恶,但并未否定教会的存在,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宗教改革
——与上帝直接对话:
米开朗琪罗 《创世纪.逐出伊甸园》
科隆大教堂杰罗十字架
原罪与赎罪说
材料: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罗马书》
阅读罗马书,体会基督教早期救赎的含义
因信称义
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

国王如不能诚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确地治理他的国家。

国王拥有肉体上的权利,祭司拥有精神上的权利,由于精神统治着肉体,教皇也应高于国王。”
英诺森三世1161---1216年
中世纪日月论
阅读材料分析中世纪欧洲权力结构以及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英诺森三世日月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二元 从属 紧张 原罪与赎罪论
材料:因行称义,就是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摘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研讨天主教因行称义的内涵及教会的作用
绝色弃欲、积功行善。
教会是人救赎过程中绕不开的的中介人。
材料:14-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重建过程,其结果是出现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雏形。这些民族国家拥有主权,王权强大…..
——摘编《世界近代史》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6世纪宗教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对天主教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
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
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因行称义 vs 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
上帝
上帝
教会教皇
圣经
教阶+圣礼
唯独信仰
唯独圣经
唯独恩典
信徒
信徒
通过对比找出在人的救赎这个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之处并领会因信称义这一命题的价值。
不同:从与教会对话到与上帝直接对话 从经教会中介到获得救赎的自主权。
通过对比找出在人的救赎这个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之处并领会因信称义这一命题的价值。
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贫穷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他的内心必定充满对上帝的信仰,他的道德行为、宗教社会活动、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等方面必定表现出淳朴、友爱、勤奋节俭等美徳。信仰是圣洁和获救的内在确证。善功是被上帝“拣选”的外在确证。通过增进现世的道德和财富来荣耀上帝
—加尔文
归纳加尔文的新教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加尔文新教主张的价值。
先定论 信仰得救
先定论给现世的成功蒙上神圣性,从而引导、激劢人们在现世获得成功。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材料1:于是新兴的列国国君,便向它要回法庭独立权,要回敕封主教权,要回国家在教会产业上的收税权;人民也举起手来,向它要回思想自由权、读书自由权、判断善恶的自由权、生的权和死的权;一般困苦的农民,更是额皮流血地叩求教会,去减少他们的负担。可怜那个气焰熏天,不可一世的教会此时,竟是四面受敌了。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2:路德把上帝等同于人的信仰,使思想获得了神圣性。安立甘教把上帝等同于英格兰国王,使政治利益获得了神圣性。而加尔文则让上帝直接呈现于最卑微的实践活动—世俗生活、日常工作和职业劳动中,使现实的经济生活获得了神圣性,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神学根据,使其迅速成为不可战胜的时代巨人。一赵林《西方宗教文化》
1.打击教会的精神独裁,民众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改革后的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 王权强大,民族国家开始摆脱教会控制,欧洲教会垄断权力被打破。

3.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阅读两位学者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归纳宗教改革对西方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评价道:如果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是近代的曙光,宗教改革运动则是继黎明曙光之后光照万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