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里程表(二)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里程表(一),会看懂火车里程表,会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线段图,并能正确计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懂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难点:区分理解里程表读数和里程数。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今天老师带了根有计数器的跳绳,想不想试试?。我请一位同学来试下,计数器上显示“11”,他跳了多少下?(11下)(老师把它记录在这样一个表格里)接着跳,显示20,这位同学跳了20下么?(学生认读理解,同学不是跳了20下,而是20-11=9下)我们已经学会读带有计数器的跳绳了。汽车里程表你会读吗?这节课跟着老师一起学习《里程表(二)》。(板书标题)
活动2【讲授】二、 探究交流
(一)? 初认汽车里程表
? ?PPT介绍汽车里程表的用途——记录汽车行驶的里程。
(二) 读汽车里程表,理解“里程表读数”和“里程数”。
? 1.出示里程表,理解里程表含义
???? 淘气的叔叔是位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非常细心的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先出示周一的160千米:?? 思考:160千米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得出:星期一160千米不是指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而是包括星期一之前行驶的路程35千米,也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路程。
(2)再出示剩下的里程表
活动3【活动】三、 动手操作
(三) 画线段图
??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图表示出星期一行驶的里程么?星期二呢?其他呢……
?? ??1.生在草稿本上画,画好小组之间交流。
???? 2.汇报展示:
3.思考:为什么段图是以35为起点,而不是以0为起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起点非0的里程表问题(板书副标题)
4.总结概况数量关系:当天的读数 — 前一天的读数 = 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四) 解决问题
?? 师:理解了线段图,现在我们能不能解决“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呢?
??? 1.生独立解决。??? 2.交流汇报:
方法一:?????????????????????????????? 方法二:
周一:160-35=125(千米)?????? 周三:555-350=205(千米)
周二:350-160=190(千米)???? 周五:955-745=210(千米)
周三:555-350=205(千米)????? 答:周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周四:745-555-190(千米)
周五:955-745=210(千米)
????? 答:周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 3.理解两种方法的不同,选择更优的解决办法。(先估一估再算)
活动4【练习】四、 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P27第一题第1、2小问。(理解电表读数和里程表读数的含义一样。)
???? 当月的电数量=当月的读数 — 前一月的读数
活动5【作业】五、 全课总结
生自由谈谈今天的收获
活动6【作业】五、 升华扩展:
水表、电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