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三上《5什么是周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数学三上《5什么是周长》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20: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什么是周长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本班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很出色,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独立学习,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更懂得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任务。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看动画的形式引入新课,通过小蚂蚁爬树叶,引导学生说出从哪出发还回到哪,就是一周),像这样的一周我们就称作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什么是周长
(设计意图:由动画引入本节课,正投学生之所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整节课起了个好头。)
(二)探索新知
1.描一描(教师出示描一描的要求)
课前布置每人都准备了一片漂亮的叶子,引导学生学着小蚂蚁的方法,用彩笔在白纸上描出树叶一周的边线(课件会给出任务要求)。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教师总结:这一周的长度,其实就是树叶的周长(让学生试着接出“周长”二字)
摸一摸
?? (1) 让同学们找一找数学书的周长在哪,用手把它摸出来
??? (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封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2)摸一摸身边物体的周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
(3)教师总结图形的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及时练习)
3.量一量(教师出示量一量的要求)
(1)量一量树叶的周长,根据要求小组合作一起把树叶的周长测量出来。
说一说: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测量。
(2)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同桌讨论:如何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集体交流测量所需的工具、测量方法。(教师同时演示操作的方法)
同桌合作测量树叶面或硬币的周长。
(3)小结:看来在测量直线型图形的周长时,只需要测量出围成这个图形各条边的长,再计算出它们的总和就行;如果要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就需要借助毛线、卷尺等工具。
4.数一数
出示课件。让同学们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描一描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什么叫一周。在汇报的过程中,由学生再次辨析出什么才是完整的一周?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一周通过测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就是一周的长度。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体会方法的多样化,并让学生感受到除了规则图形,各种曲线或不规则图形也是有周长的。)
(三)扩展提升
?? 出示课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求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并能发现什么,最后一起总结:三角行和四边形周长就是把它们的每条边都加起来,如此,五边形,六边形同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周长的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周长定义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图形,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练习巩固
(五)课后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量一量红领巾的周长和自己的腰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