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1 10: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理解并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从而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五四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激情澎湃的共青团团歌!结合歌词想想共青团的生日和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呢?(结合歌词“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生:五四运动
(通过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
二、新课探究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
首先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师:我们本节课分为寻源五四、走进五四、感悟五四、弘扬五四4个篇章。
(一)寻源五四
师:(展示图片)国内背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了解到近代中国在列强的入侵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从未放弃过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与奋斗。(展示图片)从技术救国到变法救国到制度救国都以失败而告终,到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用思想救国,从而掀起了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但中国仍然处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下,那么到底,中国的路在何方?
(展示图片)而在这个阶段国际上正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也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战后在法国黎召开的和平会议!
生:观看影片《我的1919》
师:影片中,中国外交官争论的是哪一地区的主权问题?
生:结合教材P59找出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怎样?
生:自主探究。
师:请学生回答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三条正义要求,结果遭到拒绝,我们战胜国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再次证明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生:弱国无外交!
师:会议并且将之前德国占领的山东特权转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请同学们总结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生:一齐说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播放反映巴黎和会的电影《我的1919》片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置,让学生自主作探究事件的缘由,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
http:
/
/
cpro.
/
cpro
/
ui
/
uijs.php
c=news&cf=1001&ch=0&di=128&fv=11&jk=e11abfc5561bc353&k=%CB%BC%CE%AC%EF%BF%BD%EF%BF%BD%EF%BF%BD&k0=%CB%BC%CE%AC%EF%BF%BD%EF%BF%BD%EF%BF%BD&kdi0=0&luki=1&n=10&p=baidu&q=sdwzzj_cpr&rb=0&rs=1&seller_id=1&sid=53c31b56c5bf1ae1&ssp2=1&stid=0&t=tpclicked3_hc&tu=u1830811&u=http:
/
/
www.sdwzzj.cn
/
thread-10632-1-1.html&urlid=0"
\t
"http:
/
/

/
s
/
_blank
)及解题能力。)
(二)走进五四
师:下面我们就乘坐时空遂道,重新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五四,一起来观看影片。
生:观看影片《五四运动》
师:通过观看影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看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宣传,听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感受到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结合教材分组讨论完成表格中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生:分组接力回答。
师:学生回答口号及要求时,提醒同学注意哪些是外争主权,哪些又是内除国贼。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的反应,尤其是日本的反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使五四运动进一步扩大。
生:另一组同学接力回答出五四运动扩大后的基本情况(强调五四运动发展到上海后主力的变化)
师:面对着后期的“三罢”形式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北洋政府作何选择?(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出)
生:1、2、3、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师:这些胜利来之不易,尤其是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外交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那么大家结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后的结果和刚开始提出的口号及要求,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但是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所以只能说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师:通过前后期对比的表格,请学生注意前后期结果变化之大的原因是什么?
生:工人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
师: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影响巨大,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运用史料及影片,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历史,锻炼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
(三)感悟五四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感悟五四。
师:五四口号中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他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再从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的“誓死”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中的“杀戮”可以体会当时斗争态度的坚决、彻底、不妥协,学界要求开国民大会说明这场运动是由知识分子发起,群众广泛参与,所以我们总结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是一场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师:通过漫画可以看出直接参与五四运动有哪些群体?
生:学生、工人、商人
师:通过三则材料可看出当时的乞丐、北洋政府代表及外国人等社会各界都对五四运动持什么态度?
生:支持、拥护、赞成
师:引导学生说出五四运动还有怎样的性质?
生: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具有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毛泽东评价,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罗家伦等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又可得出什么性质?
生: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师:对于五四运动对后来中国革命的作用,我们通过两则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中,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并在工人中传唱民谣,说明五四运动中什么与什么已经开始相结合了?
生: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师:在今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运动的意义做了总结(展示的五四运动意义,参考2019年八年级历史教师用书P208,性质参考P209。)
生:观看视频。
师:习总书记还强调,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通过分析近代史的分期,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加强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认识。
师:从这些五四口号、传单、照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哪些五四精神?
生:学生讨论五四精神,并选择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指出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指出主旋律和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有关“五四精神”的图片,锻炼学生的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五四精神”,并与时代呼应,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弘扬五四
师:为了纪念这场爱国运动,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通过新时期优秀青年的图片,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从而让学生讨论体会自己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呢?这部分我们用微型演讲的方式来表达。
生: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上台演讲。(鼓掌欢迎)
师:总结作为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五四精神的传承。
(最后,教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希望,指出作为学生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从而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 
三、总结归纳
师:畅所欲言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展示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师: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生:齐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增强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