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03 00: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综合测试
姓名 成绩
第I卷(7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1、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抑制核酸的合成
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 D.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原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原来病菌中不可能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后才出现的
3、下列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没有患病前就使用抗生素预防
B.相同的病症可选用相同的抗生素进行消炎
C.根据自己对病情的了解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D.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应采用对敏感菌最有选择性的药物,疗程应适宜
4、下列疾病可以使用基因诊断的是:( )
A.SARS疑似患者 B.坏血病 C.甲状腺肿大 D.组织水肿
5、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经过变形、复性、延伸三个阶段
B.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
C.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 D.PCR技术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6、对肿瘤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基因芯片技术对肿瘤能进行早期诊断
B.肿瘤的发生只是基因表达与调控水平出现了变化
C.肿瘤的形成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D.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及DNA错配修复基因等
7、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 )
A.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 B.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器中
C.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D.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8、能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的是:( )
A.噬菌体 B.腺病毒 C.烟草花叶病毒 D.SARS病毒
9、下列不属于基因治疗的是:( )
A.用正常的基因去弥补有缺陷的基因 B.摄入“健康基因”
C.转移基因以刺激免疫力,用于肿瘤和爱滋病的治疗
D.将可抑制癌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导入癌细胞,抑制其增殖
10、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与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11、器官移植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 )
A.血管缝合技术 B.免疫排斥反应 C.医师临床经验 D.包括A、B、C
12、下列不属于生殖健康内容的是:( )
A.具有生殖和调节生育的能力 B.怀孕的母亲和分娩的婴儿都健康
C.摆脱受计划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的威胁
D.最佳生育年龄应在女性成熟期19-24岁
13、下列哪种情况可实施供精人工授精:( )
①男方精液正常,不能完成生殖过程 ②男方有遗传病 ③近亲结婚者
④女性宫颈畸形,精液不能进入生殖道内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试管婴儿实质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其中移植的“胚胎”是:
A.受精卵 B.原肠胚期 C.8-16个细胞的囊胚 D.器官形成期
15、下列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 )
A.淋病 B.梅毒 C.爱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16、农业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指( )
A.勃劳格的墨西哥小麦 B.菲律宾水稻
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D.转基因作物
17、克隆羊“多利”的产生、“抗虫棉”的培育、“番茄马铃薯”的创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抗生素的生产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取得的成果(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③②③ C.①②④③③ D.①②①③②
18、切取动物控制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注入鲇鱼受精卵中,与其DNA整合后产生生长激素,从而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和这项技术分别是( )
A.DNA→RNA→蛋白质和转基因技术
B.RNA→DNA→蛋白质和DNA重组技术
C.DNA→蛋白质→RNA和转基因技术
D.RNA→蛋白质→RNA和细胞核移植技术
19、(05江高)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0、(05广高)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21、发酵工程的第三阶段的重要产物是( )
A、酒 B、酶 C、胰岛素 D、抗生素
22、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
A、获得目的基因 B、构建基因工程菌 C、产物分离提纯 D、成品检测
23、已肝疫苗是属于( )
A、灭活疫苗 B、减毒疫苗 C、生物技术疫苗 D、传统疫苗
24、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
A、生物入侵 B、酸雨 C、赤潮 D、医院污水
25、假如你是一名园林工人,请问在居民区应该种植( )
A、夹竹桃 B、山毛榉 C、圆柏 D、玫瑰
26、对生物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可更新 B、不可无限度利用 C、要合理利用 D、指来自生物界的资源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6题,共18分。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培育“试管婴儿”的技术有( )
A. 体外受精 B. 细胞培养 C. 胚胎移植 D. 克隆技术
28、下列属于农业中的繁殖控制技术的有( )
A.微繁技术 B.胚胎分割技术 C.克隆哺乳动物技术 D.试管家畜
29、下列属于生物防治的策略的有( )
A.控制害虫密度 B.保护排斥系统 C.诱导植物抗性 D.使害虫生病
30、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 )
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31、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的显著特征有( )
A.无农药残留 B.产地生态环境良好
C.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D.依法实施标志管理
32、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行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安全与健康的需求,包括( )
A、选择绿色产品 B、消费过程不造成污染
C、转变消费观念 D、观念与行为的统一
选择题答题卡: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题目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第II卷(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80分。
33、(05江高,8分)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 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
(2) 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
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2分)。
(3)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
其内在实质是 (2分)。
(4)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
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
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2分)。
34.(6分)新华社2004年10月21日报道,泰国有23只老虎死于禽流感。世界
卫生组织宣布,到目前已有29人死于禽流感,12月19日报道,日本有5人患上
禽流感。12月23日报道,禽流感开始在越南蔓延。据此回答:
(1)下列哪项表明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 )
A. 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B. 能侵染禽类
C. 能在禽类体内繁殖 D. 化学成分主要有脂类、糖、蛋白质和RNA
(2)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 利用高温、酸、碱等常规方法可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C. 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 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结构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衣壳
(3)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 。禽流感病毒内的
血凝素是在 (场所)中合成,后在 内加糖基,最终
在 加工成熟。
35.(7分)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因此,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回答
(1)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3分)

(3) 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2分)

(4) 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出现此现象根本原因是 。
36.(19分)右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            。
  (2)步骤③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
目的是         (2分)。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
技术手段是        ,其中步骤④相当
于        ,步骤⑤相当于     。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  
       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
其根本原因        。
  (5)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
    倍体。
  (6)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    。
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能否实现?     。
并说明理由      (2分)。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2分)。
(7)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
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3分)
        37.(12分)图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回答:
(1) 由A、B两种细胞人工融合成C细胞的过程,
包括 和 两方面,D细胞
称为 细胞。
(2) 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
用酶降解脱掉 。这种酶可能是 酶,
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
(3) 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 过程。这种细胞既能
无限繁殖,又能产生 。
(4) 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
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
的荧光均匀分布,其原因是 (2分)。
38.(8分)人们为了尽快地除去衣服上的污垢油渍,常常使用洗衣粉,请回答:
  (1)为洗去衣服上的奶渍,常使用加酶洗衣粉,这是哪种酶?      。
  (2)用加酶洗衣粉浸泡衣服时,为何用温水而不用沸水?(2分)
  (3)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
  (4)加酶洗衣粉属于   ,它的生产应包括
      等步骤(2分)。
39、(8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请回答
(1) 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 。
(2) 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2分):
(3) 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3分):
(4) 除产生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外.请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40、(12分)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3分)。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
生长的影响。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 (3分)。
弗莱明在持续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说明:① 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
作为培养基(图2—9A)。
② 某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图2—9B)。
请回答:
(1) 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 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
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
(3分)。
(3) 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 (2分),
则充分证明青霉素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答案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D A C B C B B A B D B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D C B A C D D B C B C D
题目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ABC ABCD ABCD AC BCD ABC
33、(1) 基因突变 (2) 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串极低)
(3) 定向选择;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 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
34.(1)C (2)BD 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3)病毒RNA; 宿主(人)细胞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35(1)自然选择 (2)
(3)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4)基因突变
36.(1)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法
(2) 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 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
(4) 原源杂交亲本的遗传特征;杂种植株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 (5)四
(6)可育;不能;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7)不遵循。因为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
37.(1)膜融合;核融合;杂种 (2)细胞壁;纤维素;原生质体/裸细胞
(3)杂交瘤细胞;克隆 ;单一抗体 (4)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8.(1)蛋白酶、脂肪酶等
(2)温水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沸水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去催化能力
(3)蛋白质; (4)酶制剂;酶的生产、提取、分离纯化和固定化
39、(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
(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
(4)① 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
② 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
③ 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④ 部分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器官受损。
40.假设:青霉菌会以某种方式抑制周围细菌的生长。
结论:青霉菌会产生某种物质抑制周围细菌的生长。
(1) D (2) 对照组的培养液和培养基中均不加入青霉菌,观察细菌的生长繁殖
(3)细菌正常生长繁殖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