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从知识内容上来看,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接触三角形,在小学学习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在初一又学习过线段、角等几何知识,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基础。同时,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本章的学习,将丰富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知识打好基础,本节课则是拉开本章学习的序幕。
从思想方法上,本节课是学生深入、系统的接触三角形这一基本几何图形,“如何认识三角形”、“从哪些方面研究三角形”等方面的思想启迪和方法引领,则是后续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重点:
(1)三角形概念的探究;
(2)几何图形学习的一般思路和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并会用几何语言表示;
会按照边长的数量关系和角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证明并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会应用该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几何图形学习的一般思路和一般方法.
三、学生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体来说,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略知一二、并不陌生”。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接触的三角形形象及其实际应用,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是学习过三角形相关知识,初一时又学习了线段、角等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初一时学习的线段、角、平行线等几何知识的研究思路、学习过程,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方法基础。
从学生特点上看,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感强、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较好地参与课堂。但由于是“借班上课”,所以课堂上的教与学习惯的相互适应、师生默契度等略逊一筹。
2.教学难点:
(1)三角形概念的探究;
(2)几何图形学习的一般思路和一般方法.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开放式的探究氛围:
基于让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班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感较好等因素考虑,本节课力求营造开放式的探究氛围,以求尽可能深地调动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比如:在三角形概念得出的环节,没有直接给出概念,而是先让学生结合之前的知识和生活基础,辨识三角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基础,然后从“你能尝试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吗?”入手,以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形式,实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质疑,进而得到三角形的概念。再比如:在探究三角形分类方法时,没有指定分类标准,没有约束分类方法,而是将一组三角形“抛”给学生,让学生尝试“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标准”,然后通过小组交流、班内展示、学生互相纠错、互相补充,逐步推进,得出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2.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引领:
本节课是学生开始较为深入、系统地探究平面几何图形,不仅在知识上有铺垫作用,在探究方法和探究思路上更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本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之后,都有一个“思维启迪”板块,引领学生总结反思,从何处入手、用什么方法、探究什么内容,在课堂小结环节,除知识总结外,还重点总结了本节课的探究思路,试图引领学生关注探究角度、体会探究方法,为日后其他图形的学习奠定方法基础和策略基础。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故知新
1.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学实施】教师呈现上述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
【设计说明】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形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引入本节课内容。
2.交流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
【教学实施】教师抛出问题“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让学生畅谈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
【设计说明】引领学生回顾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同时,消除学生对三角形的“陌生感”。
(二)三角形的概念
1.思考2: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
【教学实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班内回答交流。同时,引领学生思考“其余图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
【设计说明】在学生探究三角形概念之前,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例,给学生稍后的概念探究过程以铺垫和启迪。
2.思考3:你能尝试给三角形下个定义吗?
【教学实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答案,通过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形成组内答案。然后班内展示,在教师引领下,小组间进行对话,教师适时指导和引导,最终总结出三角形概念。
【设计说明】通过营造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交流-得出概念的环节程序,逐步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变成集体智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对概念的理解,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真正“探究”。
(三)三角形的表示
1.三角形的表示:
2.跟踪练习1:
填写下列表格,表示出相应三角形及其元素.
文字语言
三角形
图形语言
几何语言
三角形
△MPQ
边
边,边,边
角
顶点
【教学实施】先给出三角形的图形和文字表述,指导学生认识,这两种表示方式分别为“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然后给出三角形的几何语言表述,并对顶点、边、内角的表示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按照自主完成-小组交流-班内展示交流的模式完成跟踪联系,巩固和加深对三种语言表述方法的认识。
【设计说明】考虑到三角形是学生开始较为深入、系统地探究的第一个平面几何图形,本环节,除了表示方法的教学,还重点引领学生关注三种语言表述及相互转化,通过教师指导、课件呈现进行强化,同时,在练习设计上,也进行了突出体现,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四)三角形的分类
你能将下列三角形进行分类吗?试着说说你的分类标准.
【教学实施】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分类,然后小组之内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的标准,实现互相补充、互相学习,选取两名代表借助教具,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在班内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分类标准”,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对话,实现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最终得出两种分类结果。
【设计说明】本环节不对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做过多约束,仍然是将问题抛给学生,按照自主完成-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的模式,力求尽可能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同时,在生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引领,并指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五)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关系
1.任意画一个△ABC,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到点C,有几条线路可以选择?各条线路的长有什么关系?
2.跟踪练习2:
(1)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的长度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4,5,6
B.6,8,15
C.5,7,12
D.3,7,13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
【教学实施】现由学生独立完成作图和探究,然后选取学生代表到黑板,结合黑板上的图形,进行说理,然后生生对话,实现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最终结合黑板上的图形得出结论。随后,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同学的图形不同,所得结论相同,以基本体现结论的“一般性”。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完成三边关系的文字表述和几何语言表述。
【设计说明】本环节探究过程,仍然遵循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探究的模式,确保了学生思维的调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同学的图形不同,所得结论相同,以基本体现结论的“一般性”,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跟踪练习中,重点就“仅验证最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类讨论”两点进行引领和交流。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探究:1.定义;2.表示;3.分类;4.性质(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实施】本环节,先由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教师给出上述板书,引导学生从知识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关注本节课的收获。最后以“三角形的奥秘还有很多等待我们探索”“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将在日后其他图形学习中十分受用”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说明】小结环节,既有学生的分享,也有教师的总结,力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关注本节课的收获。同时,巧设悬念,为日后学习做好铺垫,让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感受转化为学习期待,得以延伸。
课堂教学目标检测:
检测形式:课后检测
检测内容:
(1)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分别是
.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11,则该三角形第三条边长度的范围是 .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
cm,且它的周长为12
cm,则它的底边长为( )
A.3
cm
B.6
cm
C.9
cm
D.3
cm或6
cm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课例点评
老师执教的《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一课整体来说,教学设计独到,课堂实施高效,启迪学生思维,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创设了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无论是三角形概念的探究,还是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无论是三边关系的探究,还是练习题的处理,景老师都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和干预,而是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按照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班级展示、结论得出的模式,较大程度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关键环节,给予了必要的引领和指导。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也的确展示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和较好的思维效果。
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探究,更注重方法的引领。三角形相关内容是几何图形学习的起始内容,本节课又是章节起始课。本节课除了完成教学知识内容外,还需要做什么?景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呈现: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通过“思维启迪”环节,引领学生思考和总结“我们是怎么探究的”“我们为什么这样探究”,在课堂小结时,也关注了对图形探究的一般内容、一般思路的总结和启迪,学生本节课的收获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多的是对日后几何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的掌握,实在难能可贵。(共25张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1节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
授课人:景无强
少东有离等+备
SHANDONG
JINAN
NO
26
MIDDLE
SCHOOL
III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注意行人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玖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什么是三角形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
(5)
(6)
(8)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
(5)
(6)
(7)
(8)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你能尝试给三角形下个定义吗
(5)
(6)
(7)
(8)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三角形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祭线段首尾噸次相接所徂成的图
形叶做三角形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思维启迪】
构成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角、线段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如何表示三角形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B
C
图形语言
Agc
如图三角形有
边:AB、A、B2,
彡条边、三个角
角:∠ABC,∠ACB,∠BAC,
个顶点
顶点:点A、点B、点C
文字语言
几何语言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跟踪练习2:縝写下列焘拾,表示出相应三角形及其无责
文字语言
三角形
图形语言
B
C
三角形
△MPO
边a,边b,边c
几何语言
边角
顶点
減佥学,成就教师
SHANDONG
JINAN
NO26
MIDDLE
SCHOOL
思维启迪】
构成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N角、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