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月季的花药培养

文档属性

名称 3.2月季的花药培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03 00: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一、课题目标:
说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及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说出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尝试用月季或其他植物的花药进行培养。
二、课题重点和难点:
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技能目标:
知道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说出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记住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尝试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并进行无菌操作;知道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意义。一、自学导引:阅读课本P37~P40,完成《优化设计》的自学导引。
1、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1)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药是雄蕊的主要部分,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外由囊壁包围,内生许多花粉粒。
当花粉囊的壁组织逐步发育分化时,会形成大量的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
(2)花粉粒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因此,花粉粒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实例一:关于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粉粒是在花药中的花粉囊里形成的
B、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是直接减数分裂的结果
C、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等阶段
D、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核先位于细胞一侧,再移到细胞中央注: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每个花粉粒的细胞核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1个花粉管细胞核和1个生殖细胞核,每个生殖细胞核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生成2个精子。BD基础知识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途径一: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
途径二: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人工种子是由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而获得的胚状体,然后加上人造胚乳,人造种皮而制成;外植体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无须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发育成的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基础知识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1、主要的影响因素: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1)接种的花药时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可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菌少、易消毒;花瓣松动,菌多,消毒困难。
(2)此外,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以及接种密度对诱导成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材料的选取
1、选择花药一般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2、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方法:醋酸洋红法;焙花青-铬矾法。
注:花粉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醋酸洋红为碱性染色剂,染色体容易被染色。通过染色,可以确定细胞核为单核期还是双核期,是单核居中期还是单核靠边期。一般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实验操作二、材料的消毒
三、接种和培养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能够通过镜检找到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的花粉。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检测单核靠边期的花粉粒。
2、花药出现污染的原因:
(1)消毒不彻底;(2)接种室污染;(3)人为因素的交叉污染等。
3、略。
课后习题:1、F2代紫色甜玉米的基因型组成可能为Aasusu或Aasusu。如果运用常规育种方法,将F2代中的紫色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aasusu)进行测交,可以选择出基因型为AAsusu纯种紫色甜玉米。但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耗时较长,需要至少三年的选种和育种时间。如果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技术,在F1代产生的花粉中就可能有Asu的配子组合,再将花粉植株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就可以直接得到紫色甜玉米的纯合体(AAsusu)。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的相同之处是: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摸索时期适宜的花蕾,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也要及时更换培养基,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些都使花药培养的难度大为增加。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