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物游戏(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溪岸小学 曹美思
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和学具实物操作的方法,解决小数目
平均分的在关问题。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分物游戏》一课是学生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正式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之前进行的教学。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有趣的游戏情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平均分与随意分的区别,理解平均分就是一样多,同样多的意思。在分物游戏中教学时,教师必须强调人人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示是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知识点一:
“猴子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体验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与随意分的区别。教学时可按以下层次进行:说图意——学具代替桃子分一分——交流分的结果——讨论怎么分都满意——教师小结。
教材知识点二:
“小白兔分萝卜”与“小狗分骨头”的情境。有12个萝卜,3只小兔分;有15根骨头,3只小狗分。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形式,解决这两个有趣的情境问题。注意在引导学生分的一样多,同样多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材知识点三:
练一练的1--5题,先让学生独立去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或通过连线,画图的方法表示等平均分。再次认识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同样多。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完成从操作体验到表象水平的转换。体现在能用符号正确平均分配物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生准备20根小棒(或20张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熊妈妈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小熊的好朋友小狗、小兔、小猴都来参加小熊的生日会。你能帮小熊分分东西吗?出示课题“分物游戏”
1、教学分桃子(出示情境图分桃子)
8个桃子两只猴子分,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预设1:分成1个和3个两堆
预设2:分成2个和2个两堆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好?
小结:把每一队分得一样多,这种分法我们给它取了好听的名字叫:平均分。
2、教学“分萝卜”
(1)有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要使分得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
想一想,你想怎样分?
预设:可能出现一根一根的分,
也可能是两根两根的分,
。。。。。。
动手操作:
(2)学生用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
同桌交流分的方法及结果。
边交流,师边板画,分物过程。
(3)观察四种方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预设:每只小兔分到的胡萝卜一样多。
老师用一句话把他概括了一下:把____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__。(板书)
3、教学“分骨头”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1)想一想: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
(2)学情预见:
圈一圈:
画一画:
.
鼓励学生画出多种不同的分法。
(3)谁来用一句话说一说
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
二、练一练 实践应用。
师:创设练习情境:小兔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说:“只要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我就放过你。”看看哪只兔子最聪明,能逃出大灰狼的魔抓。激励孩子们动脑筋,好好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圈一圈,连一连,画一画的等方式完成练一练的1--4题。
每道题目都说一说把____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__。
三、玩一玩:
请上12名小朋友,看谁能最快得到平均分。尽量想出不同的平均分法。
四、知识拓展
(1)有9个汽球,4个小朋友来分,每人分到多少个汽球?
总结:把____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__,还剩_____个。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
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
把____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__。还剩_____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