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
——阜南县朱寨镇袁庄小学 乔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操作与交流中,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2、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
师:《西游记》大家看过吗?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天宫带回来一些水果来到花果山给小猴子们吃,我们来看看带回来了什么水果。(出示:分香蕉图一)
带回12根香蕉(板书:12)
准备分给2只猴子吃,(出示2只猴子,板书:2)
要分给这2只猴子吃,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帮猴子分香蕉。(板书课题:分香蕉)。
你们说怎样分才是公平呢?
生:要“平均分”才公平,(板书“平均分”)
师:什么叫做“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一)、探索新知
1、分香蕉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下面请你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想想你是怎样平均分的?看看每只猴子分几根? (学生操作平均分小棒)
教师板书:每只猴子分几根?
师: 谁愿意把你分得的结果上来演示一下。(生到讲台上来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你们分得的结果小猴子很满意,可是你们可知道这个猴子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还可用算式来表示呢。就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板书:除法)
A、除法算式的书写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板书:12÷2=6(根))
B、除法算式的读法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读呢?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板书:读作:12除以2等于6)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12除以2等于6”
C、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师:在这个算式里,12,÷、2 和6各代表什么呢?请学生对照算式与猴子分香蕉的画面,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算式中的12表示有12根香蕉;
÷表示平均分;
2表示有2只猴子;
6表示每只猴子分得6根香蕉。
2、变式练习
师:如果来了3只猴子,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多根香蕉?(教师增加1只猴子)
怎样用算式表示:每只猴子分到多少根?
生:12÷3 = 4(根) 教师板书:12÷3 = 4(根)
师:说一说算式里的12、÷、3和4分别表示什么?
生:……
师:如果再增加1只猴子,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多根香蕉?(教师再增加1只猴子)怎样用算式表示:每只猴子分到多少根?
生:12÷4 = 3(根) 教师板书:12 ÷ 4 = 3(根)
师:说一说算式里的12、÷、4和3分别表示什么?
生:……
3、分香蕉活动二: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出示情境图
师:孙悟空看着小猴子看到想吃香蕉的样子,还想考考小猴子。如果答对了小猴子就能吃上香蕉。题目是:如果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几个盘子呢?(出示分香蕉图二)
(2) 分一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用手中的12根小棒代替香蕉,用小纸片代替盘子来帮助小猴子分一分,看看需要几个盘子。
师板书:要几个盘子?
(3) 汇报交流,教学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看需要几个盘子。
师:这个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算式来表示:
教师板书:12 ÷ 4 = 3(个)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里的12、4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12 表示有一共有12根香蕉,
4 表示每个盘子放4根香蕉,
3 表示要3个盘子。
师:刚才我们大家知道了这个算式的读法,那么算式里的12、4和3又叫什么呢?
师: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板书)
12 ÷ 4 = 3(个)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变式练习
师:这12根香蕉,如果每6根放1盘,需要几个盘子呢?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2 ÷ 6 = 2(个) 师板书:12 ÷ 6 = 2(个)
师:说一说算式里的12、6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有一共有12根香蕉,6表示每个盘子放6根香蕉,2表示要2个盘子。
师:这12根香蕉,如果每3根放1盘,需要几个盘子呢?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2 ÷ 3 = 4(个) 师板书:12 ÷ 3 = 4(个)
师:说一说算式里的12、3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有一共有12根香蕉,3表示每个盘子放3根香蕉,4表示要4个盘子。
(二)、体验感悟(练习题)
1、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请大家把书翻到38面,看38面下面的试一试。
指导: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师生评议。
2、填空
(1) 算式6÷3=2 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 算式8÷4=2 算式 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3、判断
(1)有6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列式:6×3=18(个)- - - - - - - - - - - - - - - - ( )
(2)有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根?
列式:8÷2= 4(根)- - - - - - - - - - - - - - - - ( )
(3)有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列式:8÷4= 2(份)- - - - - - - - - - - - - - - - ( )
三、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些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师简单总结。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40面练习二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分 香 蕉 (除法)
每只猴子分几根? 要几个盘子?
12 ÷2 = 6(根) 12 ÷ 4 = 3(个)
读作:12 除以 2等于6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12÷ 3 = 4(根) 12 ÷ 6 = 2(个)
12÷ 4 = 3(根) 12 ÷ 3 = 4(个)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学生在理解了平均分的意识基础来,第一次认识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引入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一分、说一说、自学课本,来认识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在操作中去解决除法问题,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并在自学看书的过程中认识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说出每部分的意义。因此,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了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但是未能很好地理解用除法来表示包含除。这也是由于我的引导仍不到位。这节课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实物操作演示这一活动中,学生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示。如果能用上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分香蕉”的多种方法,那效果更加理想,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一定会更精彩。另外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