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快乐的动物》微教案
博罗实验学校 侯慧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70。
教学背景: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编排在除法的意义后面。“倍”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把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微视频。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初步认识“倍”。
师:老师在网上查找了一些信息:
1、课件出示车流量图。
师:平日高速公路畅通无阻,而国庆节那天,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是平日的2倍多。
2、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
师:10月2日那天,天安门广场的游客接近平日的10倍。
3、课件出示淘气和机灵狗比身高图。
师: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2倍”、“10倍”、“3倍”是什么意思吗?它们又是怎么算来的?
师:今天我们就跟一群快乐的动物来研究有关“倍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数一数,填一填。
1、出示主题图,填数。
师:同学们,我们数数看,图中的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提数学问题。
师:请看鸭子和猴子的只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2)、猴子比鸭子少几只?或鸭子比猴子多几只?
师:这些都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知识。鸭子数是猴子的几倍?你们会解答吗?
(二)、动手操作。
1、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师:先用3个●代表3只猴子的数量,用6个○代表6只鸭子的数量。
小结:以数量少的3个●为一份,○就有这样的2份,就是说6里面有2个3,那么,6是3的2倍。列式:6÷3=2。其中,6是鸭子数,3是猴子数,所以说: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三、尝试练习。
1、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师:同学们,你们也来试试,通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找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吧!
本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汇报,集体订正。
2、圈一圈,填一填。
师:不用画图形,我们直接在图里面圈一圈,算一算也可以知道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
四、全课小结。
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首先要找到标准,以数量少的为一份,被比较的量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