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4 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4 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1 19: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类和回收利用
一、教材分析
《分类与回收利用》属于教科版六下《环境与我们》单元中的课文,本课包括了:1、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2、垃圾的分类与分装 3、做一个堆肥箱 ,根据教材内容我重新调整为:1、瓯北垃圾填埋场存在垃圾污染问题和统计温州垃圾数量,有数据有图片从而认识到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 2、提供卡片对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孩子前概念知识 3、通过网络学习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和认识到垃圾分类以后是资源 4、举行报告会,收集资料说一说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展示垃圾分类回收以后制成的新物品 5、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
贯穿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一条主线,围绕“建回收中心、举行报告会”两个方面,孩子们明白了材料回收利用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陈老师唯美的教学微视频展示、媒体资源的优化组合、开放的教学、智慧的引导都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人们过去习惯上都是垃圾混合收集,这样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垃圾分类收集既可以提高废品回收率又避免危险废物危害环境,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温州、瓯北和校园垃圾情况
2、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知道垃圾如何分类回收利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  
2、难点:形成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的观念,并以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卡片 KT板 标志的垃圾桶 扮演卡片 表彰 智能手机
三、教学过程
(一)垃圾分类
1、同学们我们家里和学校里每天产生的垃圾都去哪里了?
2、请看这是我们瓯北某处垃圾填埋场,简易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哪些污染?附近小河,瓯北某个村子里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3、来看看我们温州市的一组数据
4、看了图片和数据你有什么体会?
5、垃圾数量如此之多我们该如何处理最合适?板书:分类回收利用
6、请你对桌上代表垃圾卡片按自己想法进行分类,有争议可以放在中间,要求横着摆放
7、教师巡视拍照讨论如何分类
8、通过希沃白板教学产生效果,为什么要把这些垃圾分为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垃圾分为一类?板书:可回收 不可回收
(二)角色扮演
1、这么分类科学么?我们自学垃圾分类知识,请看手机上垃圾分类知识宝典
2、看了知识宝库你有什么收获?
3、垃圾真的是垃圾么?生: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是资源,为什么这么认为?
4、垃圾该如何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类?根据材质的不同,分成了塑料、玻璃、塑料、纸、布、橡胶六大类 板书:塑料、玻璃、塑料、纸、布、橡胶
5、不可回收的垃圾又可以分成什么?有害垃圾 厨余资源 其他垃圾
6、认识垃圾分类符号展示垃圾桶
7、温馨提示
1、每位同学选择一个资源或者垃圾进行扮演,分别是纸资源、塑料资源、金属资源、塑料资源、玻璃资源、厨余资源,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介绍
2、要求介绍这个资源或者垃圾的分类回收知识
8、学生上台来汇报,请你站在各自垃圾桶前面进行分类
9、资源回收都有哪些好处?生:减少环境的污染,能减少垃圾数量,节约资源
10、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是厨余垃圾(包括果皮等有机垃圾),20%
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为金属、布类等。
11、比如说菜叶、果皮这类垃圾我们该怎么处理啊?做堆肥箱
12、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以后重新制作的产品
13、重新对卡片进行分一分类,说一说为什么我要把这些垃圾放在一起
三、视频介绍我校园
1、陈老师用无人机航拍了我们校园,视频和图片介绍我们校园内垃圾
2、你都找到了哪些资源
3、现在我们学校垃圾有进行分类么?没有分类是混装
4、你会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么?说是很容易,做是很难的,我们要争当垃圾分类能手 分发表彰
5、考考你旧雨伞该如何分类回收
第1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