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锁分】语文一轮复习加分宝第七讲(语言运用)仿写、修辞(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锁分】语文一轮复习加分宝第七讲(语言运用)仿写、修辞(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31 17:28:03

文档简介

第七讲 仿写与修辞
1.(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 自信 成长 土壤 感恩 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植根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苗壮成长。示例二: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扬的风帆,将风帆置于小船之上,幸福的小船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
主要考查对造句,正确使用词语等考点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好题干所给的备选词语(三个以上)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些词语的内涵确定所要描述的内容。用词要恰当、贴切、生动。还要确立一个中心或刻画一个形象。一定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且要注意字数要求。
2.(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
6.综合运用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季强
【答案】
(1).②
(2).答案示例:“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解析】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一首豪放词,故配乐应该是慷慨激昂的。选②。(2)从“杜甫、闻一多、邓稼先”三者任选一个。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者,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然后结合其事迹,运用“……杜甫(闻一多、邓稼先),在……(人物事迹)”的格式仿写。(3)要求学生把握串场词及写法。串场词是贯穿在晚会整体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增加氛围,在无形中映射主题和中心思想。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场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感谢1701班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梦想是美好的,这个梦想需要我们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3.(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卷)
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_________。
【答案】
(1) 甲
(2)①拟人 ②比喻 ③引用
(3)D
(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联。写对联的格律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头”是平声,为下联,“四面湖山归眼底”的“底”字是仄声,为上联。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①“平息”本是人的动作行为,这里用来写汨罗江,是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把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比作“良药”,是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引用的修辞手法。
(3)D句表达不得体。“珍惜机会,务必参加。”说法太生硬,应改为“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此次活动,您看可以吗?”
(4)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首先要把握活动主题,即“弘扬岳阳精神”。其次,结合关键词句概括。语段诠释的对象是“求索”,陈说的对象是青少年,是写“求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其探索和攀登的必然途径。“早一点找到”指可以让青少年快速成长,“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指可以让青少年得到历练,完善自我。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修辞与仿写为中考语言运用题,是各省市中考常考题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指出要考察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或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修辞与仿写考查选择题与主观题并存,更多的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仿写。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运用恰当的修辞仿写句子。
一、仿写句子注意事项。  
一看话题是否相关,所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对象、内容方面相关;
二看句式结构是否相仿;
三看修辞是否相同;
四看感情基调是否相一致;仿写的句子与例句应在感情基调(悲伤、欢快、激愤等)上保持一致。
五看字数是否相等或大致相等。在组织语言时,还要讲究创新,富有文采。
二、常用修辞种类及作用。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八种。
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易于记忆,富于音乐的节奏美。
反复:增强语气,强调感情,节奏感强。
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常见修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些带“像”字的句子并不是比喻。
①表比较的不是比喻。如:“这声音是那么微弱、低沉,就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②表列举的不是比喻。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举例证明)
③表推测的不是比喻。如:“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数完了又向卢进勇看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④表想像的不是比喻。如:“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⑤表证实的不是比喻。如:“事实正如大家说的那样。”总之,没有喻体的句子不能构成比喻。
比喻歌:比喻即比方,生动又形象。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比喻连续用,大伙称博喻。
2.分清“借喻”和“借代”的区别。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借用”这个特点,本体都不出现,都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其实两者本质不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辨别时运用。
(1)相似性与相关性。借喻具有相似性,它的基础是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如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里的“毒蛇猛兽”比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②“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这里的“翡翠”比喻海浪。③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习“弹钢琴”,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这里的“弹钢琴”即全面灵活的工作方法。这三例都具有相似性。④大婶用养蚕的钱,买了个十二英寸的“凯歌”。这里的“凯歌”是电视机的牌子。⑤“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帆”是船的一部分,这是以部分代整体。这二例都没有相似性,具有相关性。
(2)是否能还原为明喻。
能还原为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则为借代。如《故乡》中把杨二嫂说成是“豆腐西施”,这豆腐与她职业有关,属相关性,也不能还原为明喻,因此属借代。而“西施”为借喻,可还原为“像西施一样(美)的杨二嫂”。
3.分清比喻和拟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比喻词。如“小鸟像歌唱家”“小鸟成了歌唱家”“小鸟在歌唱”,前两个是比喻,后一个是拟人。
4.缩小也称夸张。说话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如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①句是夸大;②句是缩小。
5.分清对比和对偶。对比又称对照,侧重于内容,它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形式没有严格要求。如上课不说,下课乱说;对人马列主义,对已自由主义。对偶则不仅要求表达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意思,而且要求上下两句(或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1. (2019年广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2.(2019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8分)?
根据要求,完成21-22题。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2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4分)
3.(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
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4.(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_______,_______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年连云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juàn( )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 )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 , ;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6. (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卷)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文化 (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 )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 )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 , 。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 (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沧桑 mù( )浴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对文中加点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7.(湖北省咸宁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 “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
D. “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8.(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8.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报,不晚报。 ——《北京晚祗》
早也报,晚也报,又新又全看午报。 ——《劳动午报》
指点“钱”途 ——《财经时报》
以上广告词简洁凝练、新颖独特,请为《湖南日报》拟写一则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年吉林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 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 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10.(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出门时,母亲递过的外套是最贴心的礼物;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 , ……这些礼物陪伴、呵护着你,在生命的历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②生活中的精彩与黯淡,教会你坦然面对平凡的自己;旅途中的温暖与寒凉让你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于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才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③当然,我们接受礼物,也应该回赠礼物。当你送出礼物时,你也会获得,“手有余香”的快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肩负着一份使命。用你的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
④从物质到精神,从具体到抽象,礼物丰厚而美好。它芬芳如鲜花,灿烂如烟火,闪耀如星辰…
(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馨香( ) ②黯淡( ) ③旅途( ) ④回馈( )
(3)请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讲 仿写与修辞
1.(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 自信 成长 土壤 感恩 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植根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苗壮成长。示例二: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扬的风帆,将风帆置于小船之上,幸福的小船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
主要考查对造句,正确使用词语等考点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好题干所给的备选词语(三个以上)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些词语的内涵确定所要描述的内容。用词要恰当、贴切、生动。还要确立一个中心或刻画一个形象。一定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且要注意字数要求。
2.(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
6.综合运用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班季强
【答案】
(1).②
(2).答案示例:“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解析】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一首豪放词,故配乐应该是慷慨激昂的。选②。(2)从“杜甫、闻一多、邓稼先”三者任选一个。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者,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然后结合其事迹,运用“……杜甫(闻一多、邓稼先),在……(人物事迹)”的格式仿写。(3)要求学生把握串场词及写法。串场词是贯穿在晚会整体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增加氛围,在无形中映射主题和中心思想。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场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如:感谢1701班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梦想是美好的,这个梦想需要我们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3.(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卷)
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_________。
【答案】 (1) 甲 (2)①拟人 ②比喻 ③引用 (3)D
(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解析】(1)本题考查对联。写对联的格律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头”是平声,为下联,“四面湖山归眼底”的“底”字是仄声,为上联。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①“平息”本是人的动作行为,这里用来写汨罗江,是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把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比作“良药”,是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引用的修辞手法。
(3)D句表达不得体。“珍惜机会,务必参加。”说法太生硬,应改为“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此次活动,您看可以吗?”
(4)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首先要把握活动主题,即“弘扬岳阳精神”。其次,结合关键词句概括。语段诠释的对象是“求索”,陈说的对象是青少年,是写“求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其探索和攀登的必然途径。“早一点找到”指可以让青少年快速成长,“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指可以让青少年得到历练,完善自我。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修辞与仿写为中考语言运用题,是各省市中考常考题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指出要考察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或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修辞与仿写考查选择题与主观题并存,更多的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仿写。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运用恰当的修辞仿写句子。
一、仿写句子注意事项。  
一看话题是否相关,所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对象、内容方面相关;
二看句式结构是否相仿;
三看修辞是否相同;
四看感情基调是否相一致;仿写的句子与例句应在感情基调(悲伤、欢快、激愤等)上保持一致。
五看字数是否相等或大致相等。在组织语言时,还要讲究创新,富有文采。
二、常用修辞种类及作用。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八种。
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易于记忆,富于音乐的节奏美。
反复:增强语气,强调感情,节奏感强。
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常见修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些带“像”字的句子并不是比喻。
①表比较的不是比喻。如:“这声音是那么微弱、低沉,就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②表列举的不是比喻。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举例证明)
③表推测的不是比喻。如:“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数完了又向卢进勇看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④表想像的不是比喻。如:“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⑤表证实的不是比喻。如:“事实正如大家说的那样。”总之,没有喻体的句子不能构成比喻。
比喻歌:比喻即比方,生动又形象。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比喻连续用,大伙称博喻。
2.分清“借喻”和“借代”的区别。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借用”这个特点,本体都不出现,都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其实两者本质不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辨别时运用。
(1)相似性与相关性。借喻具有相似性,它的基础是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如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里的“毒蛇猛兽”比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②“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这里的“翡翠”比喻海浪。③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习“弹钢琴”,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这里的“弹钢琴”即全面灵活的工作方法。这三例都具有相似性。④大婶用养蚕的钱,买了个十二英寸的“凯歌”。这里的“凯歌”是电视机的牌子。⑤“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帆”是船的一部分,这是以部分代整体。这二例都没有相似性,具有相关性。
(2)是否能还原为明喻。
能还原为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则为借代。如《故乡》中把杨二嫂说成是“豆腐西施”,这豆腐与她职业有关,属相关性,也不能还原为明喻,因此属借代。而“西施”为借喻,可还原为“像西施一样(美)的杨二嫂”。
3.分清比喻和拟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比喻词。如“小鸟像歌唱家”“小鸟成了歌唱家”“小鸟在歌唱”,前两个是比喻,后一个是拟人。
4.缩小也称夸张。说话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如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①句是夸大;②句是缩小。
5.分清对比和对偶。对比又称对照,侧重于内容,它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形式没有严格要求。如上课不说,下课乱说;对人马列主义,对已自由主义。对偶则不仅要求表达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意思,而且要求上下两句(或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1. (2019年广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 动来无处不清风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找到中心句即可。“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说明了广东的扇子在历史上风靡欧美,畅销世界。下面的事例“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在美国……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根据题目设定的情景,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举起”与“动来”相对,同属动补式,“随时”对“无处”,同属表示时空的名词,“消酷暑”对“不清风”,同属动宾式。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2.(2019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8分)?
根据要求,完成21-22题。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2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4分)
21.【答案】“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的“务必”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中的“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
22.【答案示例】⑴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⑵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3.(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
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答案】
示例:操场一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的挥洒青春。
【解析】
注意题干中要求选择一个词汇,同时使用修辞手法。句式不限,表意清晰,除此之外示例中的事物都围绕所选词汇,不要偏离。
4.(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_______,_______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它有眼睛,看到失意和彷徨; 它有嘴,述说温暖和力量。
【解析】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补写本题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要具体形象。按照“它有(五官),动词+形容词+形容词”的格式补写即可。
5.(2019年连云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juàn( )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 )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 , ;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答案】
(1)隽 咀
(2)弭——弥 澜——斓
(3)示例一: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示例二: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
【解析】试题分析:(1)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注意“隽”的写法。
(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弭散-弥散;斑澜-斑斓。
(3)本题作答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写格式;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作答要以“阅读”为叙写对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通过阅读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来拟写作答。
6. (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卷)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文化 (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 )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 )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 , 。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 (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沧桑 ( ) mù( )浴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对文中加点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
(1)sāng 沐
(2)B A
(3)B
(4)示例一: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
示例二: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解析】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沧桑”:沧海桑田的缩语。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读“cāng sāng”,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沐”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烟波浩渺:指水波渺茫,像烟雾笼罩。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语境形容的是“中华文化”,自然选择“浩如烟海”。所以选B。志同道合:志趣相同,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语境为“在精神世界里”的对话,所以自然选前者。因此选A。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首先要分析上文的“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等句,这些谈的都是文化和精神。所以“装备”一词可理解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所以选B项。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句式结构为两个动宾结构的短句。内容要阐述“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且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7.(湖北省咸宁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 “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
D. “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答案】 D
【解析】 D说法正确。A主语是“习惯”和“态度”。B“人声鼎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夸张。C概数之间不需要顿号。
8.(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8.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报,不晚报。 ——《北京晚祗》
早也报,晚也报,又新又全看午报。 ——《劳动午报》
指点“钱”途 ——《财经时报》
以上广告词简洁凝练、新颖独特,请为《湖南日报》拟写一则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今日报,明日亦报,每日一报,了解新闻要点看日报一—《湖南日报》
【解析】
拟写广告词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结合“日报”是每天都播报特点拟写即可。
9.(2019年吉林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 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 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答案】C
【解析】 A.拟人。B.排比。C.与例句都是比喻。D.引用。
10.(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出门时,母亲递过的外套是最贴心的礼物;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 , ……这些礼物陪伴、呵护着你,在生命的历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②生活中的精彩与黯淡,教会你坦然面对平凡的自己;旅途中的温暖与寒凉让你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于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才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③当然,我们接受礼物,也应该回赠礼物。当你送出礼物时,你也会获得,“手有余香”的快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肩负着一份使命。用你的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
④从物质到精神,从具体到抽象,礼物丰厚而美好。它芬芳如鲜花,灿烂如烟火,闪耀如星辰…
(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馨香( ) ②黯淡( ) ③旅途( ) ④回馈( )
(3)请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确书写即可。
(2)xīn àn lǚ kuì
(3)示例:校园里,老师给予的教诲是最珍贵的礼物;失落时,朋友伸出的双臂是最踏实的礼物;大雨中,父亲撑起的雨伞是最温暖的礼物。 (7). (4)第②段:于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都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
第③段: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肩负着一份使命。或: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肩负着一份使命。
【解析】
(1)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馨香”:芳香。读“xīn xiāng”,注意据义定音。而“馈”不要读成“guì”。
(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句式结构为“……中,是……的礼物”。内容是受到关爱的具体事件。且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4)第②段“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才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才”改为“都”即可。第③段“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肩负着一份使命”语意重复。去掉“人”或“的人”即可。
课件18张PPT。第七讲 仿写与修辞 中考一轮复习 全国版真题再现1.(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 自信 成长 土壤 感恩 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
【答案】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植根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苗壮成长。示例二: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扬的风帆,将风帆置于小船之上,幸福的小船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真题再现
【解析】

主要考查对造句,正确使用词语等考点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好题干所给的备选词语(三个以上)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些词语的内涵确定所要描述的内容。用词要恰当、贴切、生动。还要确立一个中心或刻画一个形象。一定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且要注意字数要求。
?
真题再现2.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卷)
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真题再现(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再现
【答案】

(1)甲
(2)①拟人 ②比喻 ③引用
(3)D
(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真题再现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联。写对联的格律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头”是平声,为下联,“四面湖山归眼底”的“底”字是仄声,为上联。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①“平息”本是人的动作行为,这里用来写汨罗江,是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把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比作“良药”,是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引用的修辞手法。
?
真题再现
【解析】(3)D句表达不得体。“珍惜机会,务必参加。”说法太生硬,应改为“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此次活动,您看可以吗?”
(4)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首先要把握活动主题,即“弘扬岳阳精神”。其次,结合关键词句概括。语段诠释的对象是“求索”,陈说的对象是青少年,是写“求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其探索和攀登的必然途径。“早一点找到”指可以让青少年快速成长,“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指可以让青少年得到历练,完善自我。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考纲解读 修辞与仿写为中考语言运用题,是各省市中考常考题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指出要考察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或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考情分析 修辞与仿写考查选择题与主观题并存,更多的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仿写。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1.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2.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3.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运用恰当的修辞仿写句子。强化训练1. (2019年广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答案】
(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 动来无处不清风【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找到中心句即可。“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说明了广东的扇子在历史上风靡欧美,畅销世界。下面的事例“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在美国……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根据题目设定的情景,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举起”与“动来”相对,同属动补式,“随时”对“无处”,同属表示时空的名词,“消酷暑”对“不清风”,同属动宾式。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强化训练2.(2019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题)
根据要求,完成21-22题。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2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
?
?强化训练?2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21. “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的“务必”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中的“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
22.示例:⑴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⑵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强化训练3.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
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 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强化训练【答案】
示例:操场一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的挥洒青春。
【解析】
注意题干中要求选择一个词汇,同时使用修辞手法。句式不限,表意清晰,除此之外示例中的事物都围绕所选词汇,不要偏离。感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