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底和高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高的意义,并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
2、 会用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3、 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运算。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基础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特征,并掌握了运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垂线的方法。这些知识是学生们开展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和保障。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处于五年级上学期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借助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在认识梯形底和高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作图能力能够使学生顺利理解它们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以及正确画出它们的高。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2、会借助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四、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演示课件;2 、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形状的白纸; 3、三角尺;4、方格纸
学生准备:1、画有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每种图形至少2个)的白纸; 2、三角尺或直尺;
五、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桥洞“限高”情境
这是一个带有限高标志的桥洞,标志中“限高4.5米”是什么含义? 指的是桥洞的哪段距离?
活动2【讲授】认识并会画梯形的高
?? 如果把桥洞的形状近似看成是梯形,你认为“限高”指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试着画一画。
(1)同桌交流
(2)教师集体演示
小结:在一条平行边上的任选一点,借助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将其中一条直角边与另一条平行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点重合,过这个点向对边做垂线,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限高。或者过平行线其他任意一点向对边做垂线,这条线段的长度也是限高,也就是这个梯形的高。
活动3【讲授】认识梯形的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
1、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1)说一说: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说一说梯形高的画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画法。
(2)认一认:梯形两条平行边中,较短的是它的上底,较长的是它的下底。
(3)找一找:课件:呈现多个不同方向或类型的梯形的底和高]快速找出给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
强调:具体画高时,画虚线,同时标上垂直符号。
2、联系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猜想:联系梯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哪里?有几种高?有几条高?
(2)画高:可以同桌合作。
(3)引导发现:底和高的对应性。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是它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都与其对应的底垂直。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思考:三角形没有互相平行的边,它的高是怎么样一条线段呢?
(2)猜想:三角形有几条高?
(3)画高:画出任意一条高即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其对应的边做垂线。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的高都与其对应的底垂直。
4、总结概括
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都是从一点引出的,与底垂直的线段。
活动4【活动】画出给定底边上的高
1、四人小组交流:怎么找到给定底边上的高?如何正确画高?
2、独立画高
3、个人推荐,全班集体交流[展台展示]
小结:找到给定底边对应的一点,正确利用三角尺,是画高成功的两个关键。
活动5【练习】分层巩固练习
1、集体观察思考52页第三题,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与相同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2、同桌合作画一画,完成52页第四题。并说一说,在画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要跟同伴分享。
3、独立完成52页的第一题与第二题。
活动6【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以下任意一项作业
1、画一画,找一找,每种三角形有几种高。
2、用统计表的形式将关于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