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16: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在△ABC中,∠ACB=90°,CD⊥AD,垂足为点D,有下列说法:
①点A与点B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
②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
③线段CD是△ABC边AB上的高;
④线段CD是△BCD边BD上的高.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H,G是边BC上的点,且HG=BC,S△ABC=2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 B.6 C.8 D.12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能用它们摆成三角形的是(  )
A.3,4,8 B.13,12,20 C.8,7,15 D.5,5,11
4.如图,△ABC中,BD⊥AC,AE⊥BC,AE、BD交于点O,连接CO,∠ABC=54°,∠ACB=48°,则∠COD=(  )

A.51° B.66° C.78° D.88°
5.如图,在△ABC中,∠ABC=40°,∠ACD=76°,BE平分∠ABC,CE平分△ABC的外角∠ACD,则∠E=(  )

A.40° B.36° C.20° D.18°
6.如图所示,在?ABCD中,M,N分别是AB,CD的中点,BD分别交AN,CM于点P,Q.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BD⊥AN B.∠DAN=∠BCM
C.BP=DQ D.S?AMCN:S?ABCD=1:2
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②若a2=b2,则a=b;
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有关;
④若线段a、b、c,满足b+c>a,则以a、b、c为边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⑤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用三个不等式a>b,ab>0,<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9.如图是琳琳6个装好糖果的礼包盒,每盒上面的数字代表这盒礼包实际装有的糖果数量.她把其中的5盒送给好朋友小芬和小红,自己留下1盒.已知送的都是整盒,包装没拆过,送给小芬的糖果数量是小红的2倍,则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有糖果(  )

A.15粒 B.18粒 C.20粒 D.31粒
10.A,B,C,D四个队赛球,比赛之前,甲和乙两人猜测比赛的成绩次序:甲:从第一名开始,名次顺序是A,D,C,B;乙:从第一名开始,名次顺序是A,C,B,D,比赛结果,两人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已知第一名是B队,请写出四个队的名次顺序是(  )
A.B,A,C,D B.B,C,A,D C.D,B,A,C D.B,A,D,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图中有    个三角形.

12.如图,点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若AB=10cm,AC=8cm,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

13.如图,在△ABC中,已知D,E,F分别是BC,AD,CE的中点,若△ABC的面积为16cm2,则△BEF(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cm2.

1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2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5.下面三个命题:①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   .
16.如果∠1与∠2互余,∠2与∠3互余,那么∠1与∠3也互余,此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17.如图,用5种不同的颜色着色,相邻部分不能用同一种颜色,但同一种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则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法有   种.

18.一幢楼房内住有六家住户,分别姓赵,钱,孙,李,周,吴,这幢楼住户共订有A,B,C,D,E,F六种报纸,每户至少订了一种报纸,已知赵,钱,孙,李,周分别订了其中2,2,4,3,5种报纸,而A,B,C,D,E五种报纸在这幢楼里分别有1,4,2,2,2家订户,则报纸F在这幢楼里有   家订户.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如图,D是△ABC中BC上的一点,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且∠ADE=∠ADF,AD是△ABC的角平分线吗?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点B(3,0).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
(I)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
(II)当m=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

21.若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化简:|a﹣b﹣c|+|b﹣c﹣a|+|c﹣a+b|.
22.在△ABC中,射线AG平分∠BAC交BC于点G,点D在BC边上运动(不与点G重合),过点D作DE∥AC交AB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
①若∠BAC=100°,∠C=30°,则∠AFD=   ;若∠B=40°,则∠AFD=   ;
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D,BC,BC,CD上的点,连接EF,GH.
①若EF⊥GH,则必有EF=GH.
②若EF=GH,则必有EF⊥GH.
判断上述两个命题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24.如图,△ABD和△ACE,有下列三个关系式①BD?AC=AB?CE;②∠1=∠2;③∠C=∠B.选择其中两个式子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25.国际象棋比赛中,胜一局得1分,平一局得0.5分,负一局得0分,今有8名选手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人均赛一局),赛完后,发现各选手的得分均不相同,当按得分由大到小排列好名次手,第四名选手得4.5分,第二名的得分等于最后四名得分总和,问前三名选手各得多少分?说明理由.
26.三个整数p、q、r满足条件0<p<q<r,它们分别写在三张卡片上,A、B、C三人进行某种游戏,每次各摸取一张卡片,然后按卡片上写的数走多少步.在进行N次(N≥2)后,A已走了20步,B走了10步,C走了9步,已知最后一次B走了r步,问第一次谁走了q步?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在△ABC中,∠ACB=90°,CD⊥AD,垂足为点D,有下列说法:
①点A与点B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
②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
③线段CD是△ABC边AB上的高;
④线段CD是△BCD边BD上的高.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②③④,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定义即可判断①.
【解答】解:①、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得出:点A与点B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①正确;
②、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②正确;
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ABC边AB上的高是线段CD,∴③正确;
④、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DBC边BD上的高是线段CD,∴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
2.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H,G是边BC上的点,且HG=BC,S△ABC=2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 B.6 C.8 D.12
【分析】连接DE,作AF⊥BC于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BC,DE∥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结合三角形面积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接DE,作AF⊥BC于F,如图所示: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DE∥BC,AH=FH,
∴△ADE∽△ABC,AH⊥DE,
∴△ADE的面积=24×=6,
∴四边形DBCE的面积=24﹣6=18,
∵HG=BC,
∴DE=HG,
∴△DOE的面积+△HOG的面积=2×DE×AH=△ADE的面积=6,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8﹣6=1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能用它们摆成三角形的是(  )
A.3,4,8 B.13,12,20 C.8,7,15 D.5,5,11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A、3+4<8,不能摆成三角形;
B、13+12>20,能摆成三角形;
C、8+7=15,不能摆成三角形;
D、5+5<11,不能摆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ABC中,BD⊥AC,AE⊥BC,AE、BD交于点O,连接CO,∠ABC=54°,∠ACB=48°,则∠COD=(  )

A.51° B.66° C.78° D.88°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BAC=180°﹣∠ABC﹣∠ACB=78°,延长CO交AB于F,推出CF⊥AB,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ABC=54°,∠ACB=48°,
∴∠BAC=180°﹣∠ABC﹣∠ACB=78°,
延长CO交AB于F,
∵BD⊥AC,AE⊥BC,AE、BD交于点O,
∴CF⊥AB,
∴∠ACF=90°﹣∠BAC=12°,
∴∠COD=90°﹣∠ACF=78°,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垂心,熟记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中,∠ABC=40°,∠ACD=76°,BE平分∠ABC,CE平分△ABC的外角∠ACD,则∠E=(  )

A.40° B.36° C.20° D.18°
【分析】先根据∠ABC=40°,∠ACD=76°,得出∠ACD﹣∠ABC=36°,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CD﹣∠ABC=18°,即∠E=∠ECD﹣∠EBC=18°.
【解答】解:∵∠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ACD=∠A+∠ABC,
∴∠A=∠ACD﹣∠ABC,
∵∠ABC=40°,∠ACD=76°,
∴∠ACD﹣∠ABC=36°,
∵BE平分∠ABC,CE平分∠ACD,
∴∠ECD=∠ACD,∠EBC=∠ABC,
∵∠ECD是△BCE的一个外角,
∴∠ECD=∠EBC+∠E,
∴∠E=∠ECD﹣∠EBC=∠ACD﹣∠ABC=18°.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同时要运用整体的思想,关键是从∠ACD这个外角看到∠ECD,根据等量代换解决此题.
6.如图所示,在?ABCD中,M,N分别是AB,CD的中点,BD分别交AN,CM于点P,Q.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BD⊥AN B.∠DAN=∠BCM
C.BP=DQ D.S?AMCN:S?ABCD=1:2
【分析】证出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选项B正确,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选项C正确,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选项D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BAD=∠BCD,
∵M、N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
∴CN=CD,AM=AB,
∴CN=AM,
∴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
∴AN∥CM,∠MAN=∠NCM,
∴∠DAN=∠BCM,选项B正确;
∴△BMQ∽△BAP,△DPN∽△DQC,
∴BQ:BP=BM:AB=1:2,DP:DQ=DN:CD=1:2,
∴DP=PQ,BQ=PQ,
∴DP=PQ=QB,
∴BP=DQ,选项C正确;
∵AB=2AM,
∴S?AMCN:S?ABCD=1:2,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②若a2=b2,则a=b;
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有关;
④若线段a、b、c,满足b+c>a,则以a、b、c为边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⑤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①是假命题,⑤是假命题;由偶次方的性质得出②是假命题;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得出③是假命题命题;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④是假命题;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①是假命题;
②若a2=b2,则a=b;②是假命题;
③∵多边形外角和都为360度,
∴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③是假命题;
④若线段a、b、c,满足b+c>a,则以a、b、c为边一定能组成三角形;④是假命题;
⑤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⑤是假命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用三个不等式a>b,ab>0,<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分析】由题意得出3个命题,由不等式的性质再判断真假即可.
【解答】解:①若a>b,ab>0,则<;真命题:
理由:∵a>b,ab>0,
∴a>b>0,
∴<;
②若ab>0,<,则a>b,真命题;
理由:∵ab>0,
∴a、b同号,
∵<,
∴a>b;
③若a>b,<,则ab>0,真命题;
理由:∵a>b,<,
∴a、b同号,
∴ab>0
∴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3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不等式的性质、命题的组成、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定义;熟练掌握命题的组成和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是琳琳6个装好糖果的礼包盒,每盒上面的数字代表这盒礼包实际装有的糖果数量.她把其中的5盒送给好朋友小芬和小红,自己留下1盒.已知送的都是整盒,包装没拆过,送给小芬的糖果数量是小红的2倍,则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有糖果(  )

A.15粒 B.18粒 C.20粒 D.31粒
【分析】首先求出6个礼包盒一共有多少粒糖果;然后根据琳琳送给小芬的糖果数量是小红的2倍,可得琳琳送给小芬和小红的糖果的总量是3的倍数;最后分别用6个礼包盒一共有糖果的总量减去每盒糖果的数量,求出琳琳送给小芬和小红的糖果的总量是多少,即可判断出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有糖果多少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6个礼包盒一共有糖果:
19+16+20+18+15+31=119(粒),
(1)119﹣19=100(粒),
因为100÷3=33…1,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不是19粒;
(2)119﹣16=103(粒),
因为103÷3=34…1,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不是16粒;
(3)119﹣20=99(粒),
因为99÷3=33,
所以琳琳送给小芬和小红的糖果的总量是99粒,
因为99÷3=33(粒),99﹣33=66(粒)
所以小芬的糖果数量是66粒,小红的糖果数量是33粒,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是20粒;
(4)119﹣18=101(粒),
因为101÷3=33…2,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不是18粒;
(5)119﹣15=104(粒),
因为104÷3=34…2,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不是15粒;
(6)119﹣31=88(粒),
因为88÷3=29…1,
所以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糖果不是31粒;
综上,可得
琳琳自己留下的这盒有糖果20粒.
故选: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问题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②归纳推理就是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
(2)判断出琳琳送给小芬和小红的糖果的总量是3的倍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10.A,B,C,D四个队赛球,比赛之前,甲和乙两人猜测比赛的成绩次序:甲:从第一名开始,名次顺序是A,D,C,B;乙:从第一名开始,名次顺序是A,C,B,D,比赛结果,两人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已知第一名是B队,请写出四个队的名次顺序是(  )
A.B,A,C,D B.B,C,A,D C.D,B,A,C D.B,A,D,C
【分析】两人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已知两队猜的第一名是错误的,因此甲猜的第四名和乙猜的三名也是错误的.因此甲猜的第三项和乙猜的第四项是正确的,即这四个队的名次顺序为B、A、C、D.
【解答】解:由于甲、乙两队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且第一名是B队.那么甲、乙的猜测情况可表示为:
甲:错、错、对、错;乙:错、错、错、对.
因此结合两个人的猜测情况,可得出正确的名次顺序为B、A、C、D.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综合考虑两个人的猜测情况,以免造成多解和错解.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图中有 6  个三角形.

【分析】因为图中所有三角形都有一个共同的顶点,所以只看底边有几条线段就有几个三角形.
【解答】解:如图底边上有4个点,组成的线段的数量为:3+2+1=6(条),
所以三角形的个数为6个
答:图中有6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6.
【点评】主要考查了三角形计数方法的应用,如果图形中的小三角形个数为n,则图中三角形的总个数就是1+2+3+…+n.
12.如图,点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若AB=10cm,AC=8cm,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2cm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求出△ABD与△ACD的周长之差=AB﹣AC.
【解答】解:∵AD为中线,
∴BD=CD,
∴△ABD与△ACD的周长之差=(AB+AD+BD)﹣(AC+AD+CD)=AB﹣AC,
∵AB=10,AC=8,
∴△ABD与△ACD的周长之差=10﹣8=2(cm).
故答案为:2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记概念并求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在△ABC中,已知D,E,F分别是BC,AD,CE的中点,若△ABC的面积为16cm2,则△BEF(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4 cm2.

【分析】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面积的和差求出△BEF(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4cm2.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D是BC的中心,
∴BD=CD,
∴,
又∵S△ABC=16,
∴,
同理可得:
SBDE=4,S△CDE=4,
又∵S△BCE=S△BDE+SCDE,
∴S△BCE=4+4=8,
又∵F是EC的中点,
∵=,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面积的和差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求法.
1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8,2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1<x<6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8﹣5<1+2x<5+8,再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8﹣5<2x+1<5+8,
解得:1<x<6.
故答案为:1<x<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15.下面三个命题:①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 ①② .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解答】解:①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正确;

理由:已知:如图1,2,在△ABC和△A'B'C'中,AB=AC,A'B'=A'C',BC=BC,∠A=∠A',
求证:△ABC≌△A'B'C',
证明:在△ABC中,AB=AC,
∴∠B=∠C.
∴∠B=(180°﹣∠A)=90°﹣∠A,
同理:∠B'=90°﹣∠A',
∵∠A=∠A',
∴∠B=∠B',
∵BC=B'C',
∴△ABC≌△A'B'C'(AAS)
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
理由:已知:如图3,4
在△ABC和△A'B'C'中,AD,A'D'是△ABC和△A'B'C'的中线,且AD=A'D',AB=A'B',BC=B'C',
求证:△ABC≌△A'B'C'
证明:∵AD,A'D'是△ABC和△A'B'C'的中线,
∴BD=BC,B'D'=B'C',
∵BC=B'C',
∴BD=B'D',
∵AB=A'B',AD=A'D',
∴△ABC≌△A'B'C'(SSS)
③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不正确;
例如: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都是10,斜边的中线都是5,而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是30°和60°,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是40°和50°
故答案为:①②.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如果∠1与∠2互余,∠2与∠3互余,那么∠1与∠3也互余,此命题是 假 命题(填“真”或“假”)
【分析】由题意得出∠1=∠3,即可得出命题是假命题.
【解答】解:∵∠1与∠2互余,∠2与∠3互余,
∴∠1+∠2=90°,∠2+∠3=90°,
∴∠1=∠3,
∴如果∠1与∠2互余,∠2与∠3互余,那么∠1与∠3也互余,此命题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假.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17.如图,用5种不同的颜色着色,相邻部分不能用同一种颜色,但同一种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则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法有 540 种.

【分析】根据题意,从区域A开始,依次分析区域B、C、D、E的着色方法的数目,可得区域A有5种选法,区B有4种选法,区域C有3种选法,区域D有3种选法,区域E有3种选法,进而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对于区域A,有5种颜色可选,即有5种着色方法,
对于区B,与区域A相邻,有4种颜色可选,即有4种着色方法,
对于区C,与区域A、B相邻,有3种颜色可选,即有3种着色方法,
对于区域D,与区域B、C相邻,有3种颜色可选,即有3种着色方法,
对于区域E,与区域D、C相邻,有3种颜色可选,即有3种着色方法,
则不同的着色方案有5×4×3×3×3=540种;
故答案为540.
【点评】本题是推理与论证综合题目,主要考查分步计数原理的运用,是涂色问题;注意解题时认真审题,理解“相邻部分不能用同一种颜色,但同一种颜色可以反复使用”的含义.
18.一幢楼房内住有六家住户,分别姓赵,钱,孙,李,周,吴,这幢楼住户共订有A,B,C,D,E,F六种报纸,每户至少订了一种报纸,已知赵,钱,孙,李,周分别订了其中2,2,4,3,5种报纸,而A,B,C,D,E五种报纸在这幢楼里分别有1,4,2,2,2家订户,则报纸F在这幢楼里有 6 家订户.
【分析】在题目中,缺少吴家订的报纸种数和报纸F的订户,可将它们设为未知数,然后根据报纸的总数相同来列等量关系;可得出关于两个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每户至少订一种报纸,可求出报纸F的订户数.
【解答】解:缺少吴家订的报纸种数,设为x;缺少报纸F的订户,设为y,
那么报纸总种数应相同,得:1+4+2+2+2+y=2+2+4+3+5+x,解得y=x+5,
由题意得吴家至少订一种报纸,那么y至少等于6.因此报纸F共有6家订户.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报纸被订的总份数应该和六户人家订的总数相同.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如图,D是△ABC中BC上的一点,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且∠ADE=∠ADF,AD是△ABC的角平分线吗?说明理由.

【分析】依据DE∥AC,DF∥AB,即可得到∠ADE=∠DAF,∠ADF=∠EAD,再根据∠ADE=∠ADF,即可得出∠DAF=∠EAD,进而得到AD是∠BAC的角平分线.
【解答】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
理由:∵DE∥AC,DF∥AB,
∴∠ADE=∠DAF,∠ADF=∠EAD,
又∵∠ADE=∠ADF,
∴∠DAF=∠EAD,
又∵∠DAF+∠EAD=∠BAC,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点B(3,0).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
(I)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
(II)当m=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

【分析】(I)过M作ME⊥x轴于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II)设BM交y轴于点C,设P(0,n),求出当m=﹣时,S△ABM=3,由△BMP的面积=△MPC的面积+△BPC的面积=3,求出PC=,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得出OC=,再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I)如图1所示,过M作CE⊥x轴于E,
∵A(﹣1,0),B(3,0),
∴OA=1,OB=3,
∴AB=4,
∵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
∴ME=|m|=﹣m,
∴S△ABM=AB×ME=×4×(﹣m)=﹣2m;
(II)设BM交y轴于点C,如图2所示:
设P(0,n),
当m=﹣时,M(﹣2,﹣),S△ABM=﹣2m=3,
∵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BMP的面积=△ABM的面积相等=6,
∵△BMP的面积=△MPC的面积+△BPC的面积=PC×2+PC×3=3,
解得:PC=,
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kx+d,
把点M(﹣2,﹣),B(3,0)代入得:,解得:,
∴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
当x=0时,y=﹣,
∴C(0,﹣),OC=,
当点P在点C的下方时,P(0,﹣﹣),即P(0,﹣);
当点P在点C的上方时,P(0,﹣),即P(0,);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是(0,﹣)或(0,).

【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型,考查了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等知识点,能求出符合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用了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1.若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化简:|a﹣b﹣c|+|b﹣c﹣a|+|c﹣a+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a+b>c,a+c>b,b+c>a,再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
∴a+b>c,a+c>b,b+c>a,
∴原式=|a﹣(b+c)|+|b﹣(c+a)|+|(c+b)﹣a|
=b+c﹣a+a+c﹣b+c+b﹣a
=﹣a+b+3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在△ABC中,射线AG平分∠BAC交BC于点G,点D在BC边上运动(不与点G重合),过点D作DE∥AC交AB于点E.

(1)如图1,点D在线段CG上运动时,DF平分∠EDB
①若∠BAC=100°,∠C=30°,则∠AFD= 115° ;若∠B=40°,则∠AFD= 110° ;
②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点D在线段BG上运动时,∠BDE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交于点F试探究∠AFD与∠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①若∠BAC=100°,∠C=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5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DB=∠C=3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G=∠BAC=50°,∠FDG=∠EDB=1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100°,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若∠B=40°,则∠BAC+∠C=180°﹣40°=14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G=∠BAC,∠FDG=∠EDB,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②由①得:∠EDB=∠C,∠BAG=∠BAC,∠FDG=∠EDB,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GF=∠B+∠BAG,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EDB=∠C,∠BAG=∠BAC,∠BDH=∠EDB=∠C,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①若∠BAC=100°,∠C=30°,
则∠B=180°﹣100°﹣30°=50°,
∵DE∥AC,
∴∠EDB=∠C=30°,
∵AG平分∠BAC,DF平分∠EDB,
∴∠BAG=∠BAC=50°,∠FDG=∠EDB=15°,
∴∠DGF=∠B+∠BAG=50°+50°=100°,
∴∠AFD=∠DGF+∠FDG=100°+15°=115°;
若∠B=40°,则∠BAC+∠C=180°﹣40°=140°,
∵AG平分∠BAC,DF平分∠EDB,
∴∠BAG=∠BAC,∠FDG=∠EDB,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B+(∠BAC+∠C)=40°+×140°=40°+70°=110°;
故答案为:115°;110°;
②∠AFD=90°+∠B;理由如下:
由①得:∠EDB=∠C,∠BAG=∠BAC,∠FDG=∠EDB,
∵∠DGF=∠B+∠BAG,
∴∠AFD=∠DGF+∠FDG=∠B+∠BAG+∠FDG=∠B+(∠BAC+∠C)=∠B+(180°﹣∠B)=90°+∠B;
(2)如图2所示:∠AFD=90°﹣∠B;理由如下:
由(1)得:∠EDB=∠C,∠BAG=∠BAC,∠BDH=∠EDB=∠C,
∵∠AHF=∠B+∠BDH,
∴∠AFD=180°﹣∠BAG﹣∠AHF
=180°﹣∠BAC﹣∠B﹣∠BDH
=180°﹣∠BAC﹣∠B﹣∠C
=180°﹣∠B﹣(∠BAC+∠C)
=180°﹣∠B﹣(180°﹣∠B)
=180°﹣∠B﹣90°+∠B
=90°﹣∠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D,BC,BC,CD上的点,连接EF,GH.
①若EF⊥GH,则必有EF=GH.
②若EF=GH,则必有EF⊥GH.
判断上述两个命题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分析】①作GM⊥CD于M,FN⊥AD于N,证明△EFN≌△HGM(ASA),即可得出EF=GH;
②作GM⊥CD于M,FN⊥AD于N,证明Rt△EFN≌Rt△HGM(HL),得出∠OGQ=∠PQF,证出∠PQF+∠PFQ=90°,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上述两个命题成立;理由如下:
①作GM⊥CD于M,FN⊥AD于N,如图所示:
则∠GMH=∠FNE=90°,GM⊥FN,GM=AD,FN=AB,
∴∠OGQ+∠OQG=90°,
∵EF⊥GH,
∴∠PFQ+∠PQF=90°,
∵∠OQG=∠PQF,
∴∠OGQ=∠PFQ,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
∴FN=GM,
在△EFN和△HGM中,,
∴△EFN≌△HGM(ASA),
∴EF=GH;
②作GM⊥CD于M,FN⊥AD于N,如图所示:
则∠GMH=∠FNE=90°,GM⊥FN,GM=AD,FN=AB,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
∴FN=G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
∴FN=GM,
在Rt△EFN和Rt△HGM中,,
∴Rt△EFN≌Rt△HGM(HL),
∴∠OGQ=∠PQF,
∵∠OGQ+∠OQG=90°,∠OQG=∠PQF,
∴∠PQF+∠PFQ=90°,
∴∠FPQ=90°,
∴EF⊥GH.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4.如图,△ABD和△ACE,有下列三个关系式①BD?AC=AB?CE;②∠1=∠2;③∠C=∠B.选择其中两个式子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分析】证明△BAD∽△C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解答】解:如果∠1=∠2;∠C=∠B,那么BD?AC=AB?CE,
证明:∵∠1=∠2,
∴∠BAD=∠CAE,又∠C=∠B,
∴△BAD∽△CAE,
∴=,即BD?AC=AB?CE.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25.国际象棋比赛中,胜一局得1分,平一局得0.5分,负一局得0分,今有8名选手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人均赛一局),赛完后,发现各选手的得分均不相同,当按得分由大到小排列好名次手,第四名选手得4.5分,第二名的得分等于最后四名得分总和,问前三名选手各得多少分?说明理由.
【分析】由已知,现设一个运动员的得分讨论分析,进一步讨论推理论证8个运动员的得分范围,最后确定前三名的得分.
【解答】解:设第i个运动员为Ai,得分为ai(i=1,2,7,8),则a1>a2>…>a7>a8,由于8名选手每人参加7局比赛,胜的最多者得7分,
即a1≤7,共赛局,总积分为28分,
所以a1+a2+…+a7+a8=28①
因为每局得分为0,,1三种,
所以a1~a8只能在{0,,1,1.5,2,2.5,6,6.5,7}中取值,又知a4=4.5,a2=a5+a6+a7+a8②
若a3≥5.5,则a2≥6,a1≥6.5?a1+a2+a3≥6.5+6+5.5=18
由①,a4+a5+a6+a7+a8≤10,但a4=4.5,
所以a5+a6+a7+a8≤10﹣4.5=5.5这与a2≥6矛盾,
故a3<5.5
但a3>a4=4.5,
所以a3=5
这时a1+a2+a5+a6+a7+a8=28﹣5﹣4.5=18.5
也就是a1+2a2=18.5
若a2=5.5?a1=18.5﹣11=7.5>7≥a1,这不可能
若a2≥6.5?a1=18.5﹣2a1≤18.5﹣13>5.5<a2,矛盾.
所以,只能a2=6
此时a1=18.5﹣2×6=6.5
所以,前三名选手得分依次为6.5,6,5.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推理与论证.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及推理论证.
26.三个整数p、q、r满足条件0<p<q<r,它们分别写在三张卡片上,A、B、C三人进行某种游戏,每次各摸取一张卡片,然后按卡片上写的数走多少步.在进行N次(N≥2)后,A已走了20步,B走了10步,C走了9步,已知最后一次B走了r步,问第一次谁走了q步?
【分析】根据卡片上的内容和游戏规则得到有关p、q、r的关系式,然后根据每个人所走的步数逐个分析后作出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有:N(p+q+r)=39,
∵N≥2,
∴N=3.
p+q+r=13.
由于A三次走了20步,因而r≥7.
如果r=7,
那么A三次走的步数只能是6+7+7=20,
这与p+q+r=13矛盾,
从而r>7.
由B三次走10步,且最后一次走了r步,
因p、q≥1,必有r≤8,
因此r=8,p+q=5,
由此p=1,q=4或p=2,q=3.
但由A三次走了20步,
只能得p=1,q=4.
现将已推算出各次每人走的步数列表:
A B C
一 8 1 4
二 8 1 4
三 4 8 1
观察此表知,第一次走q步的是C.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理性的问题,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弄清关系,此类题目属于中档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