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
教学分析:《读唐诗》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课,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有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基本用了相同节奏。八分休止符的运用,使音乐更加活泼。第四乐句在“泉”上延长至两拍,最后结束在主句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2.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
3.通过拓展活动创编古诗新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吟诵古诗、自编旋律演唱古诗、表演古诗情境等,使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合一起。
教学重点: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四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大屏幕出示:(古诗)的画卷,同时播放《春江花月夜》,学生观看。
二、欣赏歌曲《读唐诗》,这部古诗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我国远远流畅的古诗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诗。首先老师请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读唐诗》,它的曲调非常富有特点,你听了以后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
三、新授
1、出示《读唐诗》的歌曲(课件(2))播放完整歌曲,师生随音乐听唱一遍。
师:刚才听了这首歌曲之后你发现这首歌曲的特点吗?
生:回答(许多古诗……)
师:你看到歌词的时候,同学们能联想到许多唐诗,那么歌曲究竟藏了多少唐诗?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知道的唐诗最多,分成四组,每组一个题板,请你用连线连一连,连接最快的就为优胜小组。
2.师:你们发现歌词的特点了吗?
师:看到歌词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古诗,那么这首歌曲中究竟隐藏了多少古诗呢?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用分组来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同学知道的唐诗知识最多?
那我们分成四组,每组有一块题板,请将歌词与古诗题目用连线连接起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连接最快最准确的为优胜组。(活动进行中同时播放歌曲《读唐诗》做背景音乐,连接好的把题板送到前面。)
(同学们都连接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连接是否正确,老师请你们一起来做评委,(讲解题板)向优胜组表示祝贺)
题板内容:
“床前的月光” 《 静夜思 》 (李白)
“窗外的雪” 《 夜雪 》 (白居易)
“高飞的白鹭” 《 绝句 》 (杜甫)
“浮水的鹅” 《 咏鹅 》 (骆宾王)
“枫桥的钟声” 《 枫桥夜泊 》 (张继)
“巴山的雨”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边塞的战士” 《 出塞 》 (王昌龄)
“异乡的客”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3.师:我们知道了,这首歌曲中隐藏了多少古诗呢?
生答:(八首)
师:对了,是以八首古诗中最美的佳句组成的歌词。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齐声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都发自内心的歌颂和赞美着唐诗。
4.师:歌词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让我们随音乐唱一唱,请你们找找《读唐诗》中的高潮乐句在什么地方?(学生找出高潮乐句。这儿还有一个音乐记号,它代表什么意思呢?就像数学中的什么记号?(生答:大于号,)在音乐中代表重音记号,这儿力度要唱得重些、强些)观察高潮乐句用了什么音符?(生答:附点四分音符,师: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已经学过,它该唱多长呢?生答:一拍半,下面我们一起把节奏读一遍,体会附点四分音符,它使音乐情绪有了一种什么变化?它一共使用了几小节?)出现了四个小节。师:连续四个小节的附点四分音符再一起它使音乐情绪有了一种推动感。)
(学生读一遍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随琴唱一唱这句旋律。)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 ︳
枫 桥的 钟 声 巴 山的 雨,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 ︳
边 塞的 战 士 异 乡的 客。
5.师:你们还有什么唱不准的地方吗?练习歌曲中难点——弱起、连音线及后十六分音符。(即兴节奏写于黑板)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
唐 诗 像 清 泉 流进 我 心 窝。
唐 诗 是 祖 先 在向 我 诉 说。
6.师:高潮乐句之后,我们在细心聆听祖先的诉说,力度、速度应怎样表现呢?
生答:(稍弱、平稳)。
7.我们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跟琴完整地把《读唐诗》唱一遍。
四、拓展音乐活动
1.师:祖先在向我们诉说,诗人以诗抒怀,从诗中我们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他们心中细腻的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借古人的情怀,抒发我们的情感,好不好?
师:我们分成四组表演,每组可以选择《读唐诗》中的古诗,也可以选择你们学过的古诗、喜欢的古诗进行表演,各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怎么表演?
2.形式:(根据课堂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A.演唱古诗。参赛队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最好成创编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如采用本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见》加上自己喜欢的旋律等)
B.吟诵古诗。参赛队配乐朗诵古诗。C.表演古诗。参赛队即兴表演古诗。
(跟学生沟通吟诵的古诗《枫桥夜泊》即兴表演),老师这儿带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听一听歌词里唱了些什么?(播放毛宁的《涛声依旧》)
师:现在有的歌曲引用古典诗歌的语意,重新加以创作,既保留了古诗的意味,又注入了现代思想,刚才大家所听的《涛声依旧》就是借用了《枫桥夜泊》这首诗作为歌词的,还有一些歌曲,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善隐的《别亦难》,李煜的词牌名《虞美人》等都是直接取自与古典诗歌。
3.同学们表演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合唱团小朋友演唱的古诗歌曲《赋古草原送别》,《登鹳雀楼》等
五、小结
中华民族的古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有这样的古诗文化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应该把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好了,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再次演唱《读唐诗》,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学生随音乐演唱,教师指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布置作业:背唱《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