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列表的方法总结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
2、通过分组实验及观察分析,认识胆汁在脂肪消化中的作用。
3、通过观察小肠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以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腺为主线,列表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列表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四、教法、学法:
综合运用学案指导、问题指导、小组合作、实验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分组实验用具(鸡胆汁,滴管,试管,清水,花生油)
六、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导课:出示四张图片:一位同学的午餐:一碗米饭、素炒芹菜、红烧排骨、西红柿鸡蛋汤。这些食物给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但是今天,我们要在深入思考一下:这些食物在进入我们体内之后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还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怎样才会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物质?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请你来讲解一下!带着这一任务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旅程——消化和吸收㈡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能说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㈠ 食物的消化
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经消化,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而消化的过程又需要消化腺参与。这是因为消化腺能产生具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所以,我们就通过认识五大消化腺所产生的消化液,来认识食物的消化过程。
★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
认真观察课本32页图,仔细阅读旁边的文字解释。并根据图中信息,将学案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自学展示: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①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在前台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学结果,并介绍该其中一种消化腺有关的知识。②小组代表介绍完毕之后,由其他小组同学提问,小组代表或小组其他成员负责解答。教师适当引导。
★ 讲解释疑,巩固提高
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学生容易忽略口腔中发生的仅是淀粉的初步消化,可提示学生:在口腔中,只有一部分淀粉被消化分解,生成了哪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关于肝脏这一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让学生一起说出它产生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中无消化酶。那么胆汁的作用呢?讲到这时,教师通过肝炎患者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这一事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肝脏产生的胆汁应该和脂肪的消化有关。那么,胆汁在脂肪消化中具体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探究一下。
胆汁实验指导:
①认真阅读学案中的实验指导。
②在实验操作中,你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请看大屏幕上老师给出的提示。
③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对照实验中油滴的变化,并思考胆汁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完毕,请学生描述油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胆汁使大油滴变成小油滴。
教师进一步解释:胆汁使大的脂肪颗粒变为小的脂肪微粒,均匀的悬浮在整个溶液中,胆汁的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进一步分析:大油滴和小油滴相比,哪一个更容易被进一步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呢?为什么?
通过分析,认识胆汁的乳化作用使脂肪在小肠中更容易被彻底消化分解为其它小分子物质。
课件给出表格的正确答案。
根据表格内容,总结食物中大分子物质的消化过程,完成学案中有关食物消化的第三部分。
在( )被初步消化
?
?
在( )被彻底消化分解
淀粉 葡萄糖
?
在( )被初步消化
在( )被彻底消化分解
蛋白质 氨基酸
?
在( )被初步消化和彻底分解
?
?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当堂练习:解读曲线
观察曲线图,认真思考,1分钟后,快速抢答,三条曲线各是哪种物质的消化曲线,并陈述理由?
教师:消化腺产生的消化液在食物消化中起主要作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道也不仅仅是食物的通道。消化道也能对食物的消化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如:口腔中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胃和小肠的蠕动也能起到磨碎食物并让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作用。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经消化系统的消化之后,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这些小分子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过渡:小分子物质主要集中在人的消化道中。科学家研究发现,从人的小肠和大肠中分别提取出一些物质。经过分析对比,结果是大肠提取物中所含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小肠中的要少很多。那么,减少的这些物质去哪里了?
㈡ 营养物质的吸收
出示图片,分析:消化道的哪些部位有吸收作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哪里?(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我们就从小肠的结构特点上找一找原因。
★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33页资料分析中的内容,将学案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部分补充完整。并归纳总结:小肠结构上的哪些特点使它能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
★ 讲解释疑,巩固提高
总结: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长度和内壁结构。小肠的这些结构使得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都在小肠中被吸收。所以说:小肠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营养物质不仅仅在小肠中被吸收,消化道中的胃可以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大肠中还可以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大肠末端的肛门排出体外。
营养物质被吸收到哪里?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往全身。
★ 归纳小结,检测达标
小结:认识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过程,回到我前面布置的任务:请你来讲解一下:这些食物在我们体内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将学生分为三大组,一组负责分析红烧排骨、一组分析西红柿鸡蛋汤、一组分析素炒青菜和大米饭。
提示学生分析时先说出这种食物中最主要的一种营养物质?再说出这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哪部分被消化,又在消化道的哪部分被吸收?
学生分组抢答,比比哪组分析的又全面又准确?
达标检测:学案中的达标检测题。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交换检查!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对人体消化和吸收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我在学案的最后给大家补充了一些有关食品营养和安全方面的小资料,可以在课余时间看一看。有兴趣的同学在可以更多地关注一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吃什么、怎么吃更有利于健康!
我们的学习旅程到此结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