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是不可能的
2.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用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副扑克牌1-7,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们一人抽一张牌,比比谁大谁小。
生与师相互抽牌,进行比对
师:刚刚我们各有胜负,你们能确定比我大么?有几种结果?
生:不能确定,可能我们大,也可能老师的大(如果提到“可能”,师板书)
师:像这样结果不止一种,我们无法确定的情况,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不确定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不确定现象的秘密。
二、新课探究 抛硬币
师借用足球开始要抛硬币的场景引入
师:硬币落地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你们想来自己验证一下么?
生根据互学要求,两人一组抛硬币。
互学要求:(1)抛一抛:先猜想结果,后组内轮流抛掷硬币
(2)议一议:抛掷前你能确定抛掷硬币的结果么?
试着描述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生:小组上台展示记录结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在抛掷硬币前是不能确定结果的,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老师听到他们用到了“可能…也可能…”来描述抛硬币的结果,用词非常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可以么?
生:可以!
师板书词组
生:我们认为不确定现象的结果是不止一个,我们在这之前不能知道结果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发言么?现在你们能用可能…也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现象么?
师先抽取两名同学引导发言,后学生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三、新课探究 摸彩球
师:黄老师很久没看到大家了,我特意准备了个抽奖箱,抽中蓝色球的同学就证明了你获奖了,谁来试一试?
生:上台抽取彩球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很遗憾,没能中奖,第三位同学你们猜一猜,他能中奖么?
生:上台抽取,没能中奖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你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可能是蓝色的球太少了,可能是就没有蓝色的球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揭晓答案,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有可能能获奖么?为什么?
生:不可能获奖,因为就没有蓝色的
师:板书不可能,真不好意思,黄老师把这个箱子装错了,我马上换一个。
师:现在谁再来试一试
生上台抽取彩球,全部中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可能全是蓝色的球,可能蓝色的球有很多
师:揭晓答案,如果我再抽一名同学上台,他能中奖么?
生:一定能中奖,因为全是蓝色的球。
师:板书一定
师:这次抽奖的结果和上次抽奖的结果,最后大家都很确定了,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的结果只有一种
师板书: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能确定的情况,我们称为确定现象
师:你们能用一定,不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确定现象么?
生先抽取两名引导发言,小组内相互交流。
四、课堂练习
师:黄老师这里有几个关于不确定现象的问题,我想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下,可以么?
师出示第一题
学生自己读题,全班共同完成。
师出示第二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题单上先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上台汇报展示。
互学要求:(1)根据要求独立完成。
(2)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结果。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