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21: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净月分校 陈姜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东方红一号发射视频,学生注意收集信息。
(配音: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1.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生会发现,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等。
3.只要机器不出故障,东方红1号会一直运行下去。那么你能根据它运行时间的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4.学生提问题。
(可能提出:绕地球2周需要多少时间?……到现在已经运行了多少时间?……)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直接列出算式,并说一说想法。理解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几周的时间,是求几个114是多少,就用114乘几。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5.小熊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出示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能解决吗?
6.学生列式:114×21
二、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请你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3.学生独立思考。
4.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可能出现: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比2200多);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比2000多);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1=24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400(比2400少)。……)
三、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那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114×21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吧。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2)小组交流算法。
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计算,掌握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后面的共享做好准备。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可能出现:
① 口算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 口算114×21=114×7×3=798×23=2394
对于口算,请学生板书并说一说;对于表格算法,展示学生自己的本子;对于竖式,请学生自己板演。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按①②③④的顺序),组织其他学生倾听,互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比较,找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
四、优化算法。
1.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理由吗?
2.学生可能喜欢竖式更多些。如果学生认为口算不用写过程,简便,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要算好几步,计算过程中记不住前几步的结果怎么办?学生会想到记下来,这时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竖式的优势所在。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起口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找到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错!
五、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书34页第一题练习本上竖式计算。
由于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经掌握了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这里教师只需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过来,在练习中巩固即可,不用作为新知讲解。
2.森林医生。
书上34页2题。引导学生通过估算判断结果。
3.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卖多少元,现在降价后只能卖出多少元。
(3)出示问题一,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二,讨论提出的问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
引导学生说一说,进行自我评价。
2.老师这儿还有几道简算题,想试试吗?下课后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3.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问题需要用乘法来解决,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去解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