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1 08: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买文具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姓名:缪英英 单位:浑南区新屯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买文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有关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内容。混合运算的学习在第一阶段二年级上册已经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只要求直接写运算结果或用两个竖式计算结果;第二阶段三年级上册,重点结合实际情境体会先乘(除)后加(减)、先算小括号里的,后算小括号外的合理性,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要求写出每步计算的结果,也就是脱式计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第三阶段在本册,主要是认识中括号,学习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对整数混合运算进行总结性学习,重点是分清各种情况(不超过三步)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今天讲授的是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买文具》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有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的过程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参与学习。
三、指导思想
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算式,能确定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正确地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在数学课中有所收获,乐学数学。
五、学习准备
PPT课件一份,学生每人学习单一份。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 老师想给课上表现积极的同学一个奖励,打算买一些文具(出示课件)。在买文具过程中隐含着哪些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买文具(板书课题——买文具)。
提出问题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这幅图中我发现了……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想知道老师怎样买文具吗?
师:这是老师的购物清单,(课件——出示购物清单)。
生读购物清单。
师:根据这张购物清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问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
1、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师:到底需要多少元?快帮老师算一算。
师:先看计算要求(课件——出示计算要求)
计算要求:
1、先独立思考,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
课堂预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步计算,一种是列综合算式。
课堂实录片段:
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小组活动。教师找两名同学前边板书。
师:同学们完成得真快。快来听听同学的想法。
生1:我是分步计算的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陈述自己这样做的想法。
生2: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22×3+24÷4
=66+6
=72(元)
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
再找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的综合算式以及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法的合理性。)
师评价: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算法的合理性
师:老师有一个困惑,在22×3+24÷4这个算式中,可不可以先算3+24的和呢?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合理性)
生: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计算不合理。陈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在这个问题中,这样算不合理。3是3个计算器的个数3个,24是一盒钢笔的钱数24元,它们相加没有意义,所以3+24相加不合理。
(老师给予学生们鼓励性的评价。)
师:善于思考,认真观察,我们在实际问题中验证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合理性,你们真了不起!
3、与低年级混合运算做比较
师: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与我们低年级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吗?(课件——出示6+3×4)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生:它们的不同点是:6+3×4是两步混合运算,
22×3+24÷4是三步混合运算;相同点是: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师小结:原来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一样的。(课件——出示)
师: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法则)
师小结:通过买文具的学习,我们再一次研究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板书副标题——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4、练习巩固
师:老师这有3道运算题。(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朗读练习要求。
(1)找三名学生说出每道练习题的运算顺序。
(师过渡语:同学们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记得很清楚,计算的时候也要认真哦!)
(2)学生独立计算。
(3)展台展示自己的算法。
(4)全班计算结果反馈。
师: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计算时不急于计算,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能口算的要在草纸上写竖式。
师:同学们,只有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计算的准确率才会上升。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生点内容。一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一次验证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合理性;二是与低年级混合运算做比较,证实了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四)巩固练习
闯关游戏
师: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一个游戏——数学大闯关(课件——出示数学大闯关)有信心吗?
生:有
(1)第一关,(课件——出示)
黑板上的问题任选一题,并计算解答。
A、学生独立计算;
B、学生展台上汇报自己的算法与想法;
C、集体订正
D、找出有错误的同学来说一说自己错误的原因
师:由错误,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养成认真计算好习惯的重要性。
(2)第二关,(课件——出示)
A、学生读题;
B、独立计算;
C、汇报算法;
D、集体订正。
(3)第三关,(课件——出示)
自己思考,独立进行计算。
A、独立计算;
B、同桌批改;
C、集体订正;
D、反馈同桌计算正误。
师小结:闯关结束,计算全正确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因为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掌握得熟练,这样同学们才能取得好成绩。
同学们的奖励!(课件——出示奖杯)
(设计意图:在闯关游戏的过程中,一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计算习惯,二是在计算中体会计算的快乐)
(五)课堂回顾,反思提升
师:今天你学了什么?(三步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你有什么收获?(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同学帮助等等)(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回顾了学习内容,谈课堂上成功的收获,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处处有快乐)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22×3=66(元) 22×3+24÷4 生提出的问题
24÷4=6(元) =66+6
66+6=72(元) =72(元)
答: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72元。
(七)教学反思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题量的密度不够,题量少。因为同学们对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计算基础,计算对于他们难度不太,老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还要下功夫,练习有梯度,难易结合。
这是一学堂运算课,摆脱枯燥的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下学习数学是我追求的学习方向。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算理,明白算理,使计算简单化,在数学中体会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