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原因(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进化的原因(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1-03 10: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郑州中学 于岩
1848
1850浅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1950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为什么会多了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制定探究方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作出假设
体色与环境的颜色反差大的个体容易被捕食,
这样,过一段时间后,
幸存的 基本是与环境颜色相近的个体……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明确分工、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材料:大色卡纸一张———生活环境,
4种彩色小卡片各20张—同种生物不同体色的变异
探究时成员间要分工、合作、及时做记录并分析数据
6人一个小组,4名操作员扮演“捕食者”转过身后用双爪快速从大彩纸上捡起你发现的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它的位置)注意不能特意找,每“猎”一次,要将“猎物”交给记录员。记录员要及时分析被捕捉的猎物的先后顺序、 体色、数量
当“环境中”幸存的猎物只剩20个时,组长宣布暂停。由记录员统计幸存者的颜色和数目填在报告中。然后,组长给每个幸存者补3张同色的卡片,这表示假如它们都繁殖出的3个后代,充分混合后继续捕猎,直到第三代。记住了吗?
交流讨论:
经过几代的选择后,
1.哪种颜色最快被“猎”光?为什么?
2.哪种颜色“幸存者”最多?有什么特点?
3.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得出结论:本组的保护色是——色
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 ——
在生存斗争中,与环境色彩反差大的个体被淘汰。
与环境色彩接近的个体获得了生存机会,并通过繁殖将体色基因遗传给后代,使后代的都获得了与环境接近的体色,这样种群中就形成了保护色。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壁役
壁役
假如桦尺蛾中,没有那个黑色的变异类型出现,当树干因为煤烟污染而成为黑色时,这个种群会怎么样?
保护色是生物利用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在生存斗争中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警戒色
箭毒蛙
金环蛇
有毒刺的热带毛虫
黄蜂
秘鲁叶状螳螂
竹节虫
象鸟类粪便的幼虫
角蝉
尺蠖
兰花螳螂若虫
拟态
假如1950年,树干没有变黑,桦尺蛾种群的保护色还会改变吗?
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只要治理好周围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
浅色桦尺蠖便能恢复为常见类型。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有翅和残翅昆虫
生物进化的原因
外在原因----------环境的改变
手 段----------生存斗争
内在原因-----------遗传、变异
结果---生存(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淘汰